第57部分(第3/4 頁)
他。對她說:“誰讓你是一個小人呢,我雖然想重用你,可你犯下的罪行太大了,已經激起了民憤。我不得不殺掉你。
李義府說到:“娘娘,因為你是個女了。所以,只有我這樣的小人才會義無反顧的幫助你奪權。你的身邊永遠不會有正人君子。
這段話讓當年的嶽晶晶印象深刻,只覺得一代女皇也太慘了些。身邊一個君子都滅有。直到後期當了皇帝,才有了一個對她忠心耿耿的狄仁傑。可惜據歷史的室友分析透露,狄仁傑生前雖得武則天信任,卻是一直在暗地裡立志復辟李唐皇朝的。只不過他死在了武則天前面,沒來得及暴露。而他舉薦提拔的好些大臣都是和他為著同一個目的在奮鬥。
重生後災回想這一幕,葉明淨倒吸一口涼氣。萬分慶幸前面有一個李若棠。同時也明白了李若棠為什麼在生前致力於百家學說爭鳴,搞出十日辯論大典。實在是那位如家的老先生太過缺德,竟然講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結果流傳到後世,無形中給女人行事新增了許多困難。
真是的,少說兩句話會死人那!葉明淨強烈懷疑這位老先生被女人甩過,憤憤不平之下才冒出這麼一句酸溜溜的話。
好在這個時代的儒家對女子的制約還沒有發展到明代那種變態的地步。餓死了都不能吃男人手上遞過來的食物。嫂子在水裡快要淹死了,小叔子都不能去救一救。李若彤開創了一代盛世,給萬千女子提高了社會地位。她也不能落後,必須當好一代女帝,才能將女子的地位繼續鞏固。以此來消滅李青瑤留下的壞影響。
所以,單純證件不同的官員,她可以容忍。不是清廉如水的君子,只要有能力做實事,她也可以容忍。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要奪走她帝位的人。黃庸行、原青這一眾人,必須永遠的消失。不是消失生命,而是消失掉他們的影響力。這個,比殺人要難多了。
這一次的銅軌中,信件多了許多。地點從京城開始向外擴大。沒有了喊冤密函。闡述自身學術觀點和政治觀點的倒是多了幾封。不過都是些小道理、小措施。並不能讓人眼前一亮,不值得特意去招攬。葉明淨同樣收在了冬雪臘梅的書櫥裡。不過,在這次的回函告示上,她特意添了幾句。說是對這些闡述觀點的學子萬分感謝,感謝他們的信任。只是自己目前未曾介入政事,還在讀書。不便將其觀點引入政局。不過,這些學子的文章令她受益匪淺,還是很感謝大家的。
不像在民風明清的感謝中會提到人名。對投遞政治學術觀點的信件,她刻意沒有提到姓名。
至於看了告示的人會怎麼想,能不能理解她的意思,就見仁見智了。
不久之後,齊靖的密信到了。一個扁扁的黑漆木盒子,上了嚴密的鎖,有兩把鑰匙,齊靖一把,她一把。這個靈感也是看電視的來的。到目前為止,她的東宮密室裡,真的已經到處是鑰匙了。
盒子裡面就是密信,上面寫了齊靖在濟南府調查到的訊息。那位秀才果然不是客棧老闆所殺,而是被一個權歸人家的親戚殺害。原因是因為這戶人家的管家夫人有一位本家侄子,帶著家奴去鄉下收租時看上了秀才的妻子。強行霸佔了她。女子憤然,收拾行囊到濟南府,打算去尋找自己的丈夫商議報仇。結果很不巧,她剛進濟南府的城門就被那家家奴中的一個同夥看見了。然後,幾個家奴就合夥綁架了那女子。女子掙扎中塞了一個求救信物給那一位路人姑娘,請她幫忙告知自己的丈夫。那位路人姑娘多了個心眼,並沒有直接去找秀才,而是給了幾個銅板給一個賣藝的孩子,讓他拿著信物去給那秀才報信。
秀才得知詳情後,去那權貴府上要人。結果那遠親和家奴是揹著主人行事的,權貴當家人並不知情,加之那秀才對具體是什麼人綁架了他妻子也說不清。一時之間,和那府上的人吵了起來。最後不歡而散。這一段糾紛被在一邊伺候的小廝聽見了,因著這位夫人的本家侄子打理夫人的陪嫁土地,有權有勢,小廝想討好他,便將事情告之。
那位侄子大驚,遂派人使了計策,誆騙那秀才說是有他妻子的訊息,連夜騙人他出城,於城外將其殺害。而客棧老闆則是知道秀才尋找妻子的始末,但因為垂涎其留在房中的錢財,便偷偷昧下了秀才的財物,說其已經退房。
秀才的屍首原本被埋了。結果那些家奴偷懶,埋的比較淺,一場雨水沖刷後顯露了出來。被路人看見就報了案。
案子並不難查,秀才去權貴府上要人,是光明正大去的,有不是人知道。案發後,那權貴夫人的本家侄子求他姑母。於是那位權貴在還不知情時,其夫人已經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