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視覺人生:陳逸飛傳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女扮男裝後,我被校花瘋狂表白風流短跑之神時空中的深情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

陳逸飛並不知道這些罈子和瓶子的價值,只覺得這些東西還有另一個價值,就是他可以對著這些罈子和瓶子畫畫。

待陳逸飛稍大一點,他開始明白父親所做事情的價值,開始明白這些罈子和瓶子的價值。這時,父親告訴他,以後也學化學工程,像父親一樣用科學貢獻社會,用科學養活自己和家人。

陳逸飛沒有去實現父親期待他的化學工程師夢,但他為父親實現了一個完整的人的夢想,做了一個文化人格健全的藝術家和文化人。

父親過世的1973年,老人沒能看到逸飛更大的輝煌,但他已經看到兒子事業的基本框架和人格的基本構成,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人格影響。

越到晚年,陳逸飛越感到是父親當年的影響成就了自己的性格,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而從父親那裡,我感悟到敬業精神對一個人的成功有多麼重要。他們還教導我做人要忠厚善良。”(董竹:《陳逸飛:我那永不能圓的夢》,《風韻》雜誌2005年4月10日)父親給了陳逸飛敬業精神。

藝術母親

母親受過教育,有過自學的修煉,溫婉而柔斂,把美感和夢想傳遞給了陳逸飛。

陳逸飛從小追求美的和諧,追求夢的圓滿,追求人生和藝術的完美,不允許自己錯漏百出,更不允許自己粗製濫造。

陳逸飛的藝術設計、藝術創作,只要有不滿意的地方,他就不惜費時費力,一定重來。這是母親給他的藝術哲學,也是母親給他的人生哲學——追求完美。

陳逸飛的油畫作品,還有他的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總是比別的藝術家高出一籌,總是比別人的更豐厚,除了其他的種種因素,其實還有一點,就是陳逸飛有一種潛在的宗教感,他的藝術作品裡沉澱著一種淡淡的宗教氣息。“我的母親是做過修女的,她從不大聲對人說話,從不以惡待人,她會給我們奏管風琴,講故事。記得她曾很平靜地對我們說,我沒錢可以給你們,錢全部給你的爸爸拿去買瓶子了。”(曉戎:《大畫家的平常心》,《世界時裝之苑》1997年第3期)他的母親範雅芳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到教堂去做禮拜,一定領著小逸飛去。陳逸飛從小就受到了宗教的無形洗禮。

母親範雅芳,早年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當過一段時間的修女,是忠實的宗教人士。範雅芳30歲以後與陳庚賚相識,放棄了當初要將一生獻給宗教的人生計劃,與陳庚賚結婚。為人妻,為人母,回到人間煙火,但宗教信仰沒有改變,還是天主教徒,還是堅持去做禮拜,十分重視宗教節日。

當初陳逸飛的母親領著他去教堂做禮拜,應該沒有將來讓兒子也成為天主教徒的念頭,只覺得孩子小,什麼也不知道,讓他陪著自己去就是了。哪知道,這一次一次的教堂禮拜,成了一次一次的藝術啟蒙。

素素曾經問過陳逸飛,不是美術世家,甚至家族中無人學畫,你怎麼會很小就立下了繪畫的志向。陳逸飛認為,是母親給他創造了條件。“因為我母親的關係吧。雖然我父親是個化學工程師,但我母親曾是個修女,很虔誠的天主教徒,常帶子女去教堂做禮拜。宗教禮儀,教堂內的玻璃彩畫、雕塑、管風琴等等都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說是啟蒙了我最初的藝術感覺。所以,我在小學時,除了對繪畫感興趣,對文藝演出、對電影都非常喜歡,記得還自編自導過一出反映時事新聞的活報劇,名字叫‘小白兔’。對電影更是喜歡,常常買5分錢一張的學生票泡在電影院裡。”(素素:《文化貴族——陳逸飛》,《新現代畫報》1997年6月號)教堂那種尖頂的建築、禮拜過程中的種種儀式、教堂內各式各樣的玻璃彩畫、聖母的雕像、伴隨管風琴的讚美詩、悠揚的鐘聲,都在陳逸飛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對他的藝術啟蒙。

天主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堂的禮拜經歷,使陳逸飛在那個幾乎與西方文化隔絕的年月,在特殊的場合以特殊的方式,開始接受西方文化。

教堂裡豐富的宗教藝術,在潛移默化地感染著陳逸飛,使他從小就開始汲取西方宗教藝術的營養。多年以後,陳逸飛的畫作在西方大受歡迎,還有他在美國受到猶太人的群體性喜愛,以及他本人對西藏的獨特情懷,似乎都與他擁有的宗教情結有關。

這一切,都是他母親當初沒有預料到的。

母親沒有想到的,還有她那臺老舊的幾乎伴隨她每一天的收音機,也對兒子陳逸飛發生了藝術啟蒙的作用。“父親是工程師,一天到晚地忙。記得我常跟母親在一起。老是覺得我母親跟收音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妃子血女帝太狂之夫君妖孽下堂醫女的短命夫月半弦韓國娛樂大亨 VIP完結回到山溝當富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