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2006年3月15日,湖北省教育廳號召在大中小學生中開展向劉芳豔同學學習,3月29日,劉芳豔應邀出席全省教育系統榮辱觀學習座談會。座談會主辦方還邀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2006年3月16日,在共青團湖北省委召開的全省各界青年學習###“八榮八恥”重要講話座談會上,團省委書記肖菊華深情講述了劉芳豔的感人事蹟,號召全省青年向劉芳豔同學學習。
2006年3月16日,中共荊門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三家聯合發出倡議書,倡議全市廣大青少年向劉芳豔學習。倡議書指出:劉芳豔的事蹟是平凡而崇高的,她的性格是剛毅而堅韌的,她的心靈更是善良而美麗的。劉芳豔的事蹟是對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最好詮釋,能讓大家以此為鏡,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醜。希望全市廣大青少年以劉芳豔為榜樣,熱愛家鄉,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鬥,為構建和諧荊門奉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3月17日,荊門市婦聯授予劉芳豔“孝順好女兒”光榮稱號。併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婦女向劉芳豔學習,在全市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鼓勵廣大婦女積極參與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建設,立足崗位建功成才,以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荊門作出更大的貢獻。
2006年3月中旬,寧夏回族自治區教工委發出通知,號召在區大中小學開展向劉芳豔同學學習。
從2006年3月下旬起,劉芳豔成為銀川市中小學生的學習典範,銀川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開展向劉芳豔同學學習活動的通知》,要求認真學習劉芳豔的感人事蹟,弘揚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通知要求各縣(市)區教育局黨委、局直各學校黨組織精心設計主題活動,透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團隊會、演講比賽、徵文等形式,認真組織好學習教育活動。
2006年3月23日,寧夏固原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局、團委、婦聯等五部門聯合發出號召:在全市深入開展向劉芳豔學習的活動。
目前,向劉芳豔同學學習的活動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後 記
我們在感動中採訪,在感動中寫作;感動是我們心中最直接的表達,感動是我們經歷最多的情景,感動是我們在書中無法不重複的詞語。
2006年3月15日是星期六,一大早,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羅紅部長的單獨安排下,我們兩位作者和湖北人民出版社的編輯一道,共同採訪了劉芳豔同學。她一直流著淚給我們講述了家庭的不幸、中小學階段的貧苦、上大學後帶著母親打工求學的艱辛。後來,我們兩位作者又多次利用劉芳豔中午、晚上下課後的休息時間,更加深入細緻地採訪了他們一家三口,成了他們家無話不說的朋友,以至於後來劉芳豔的媽媽居然能聽得出我們的腳步聲。我們有時去晚了,劉芳豔已上床休息,我們不忍心打擾她,就輕聲招呼她哥哥劉倉,想同他到外面聊聊,劉芳豔還是知道了,說:“叔叔,沒關係,就在寢室談吧,需要我說的就問我好了。”接著又歉歉地說,“我沒起來,你們不會怪我吧?”
為了把劉芳豔的成長曆程更加生動真實地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我們千里迢迢趕往隆德縣及下溝村採訪。一路上,《寧夏日報》社領導和同行給我們提供了方便、給予了大力支援。隆德縣委副書記寬明亮也一直陪同我們。到了下溝村,因為事先我們和劉芳豔一起與她堂哥劉歲存取得了聯絡,他為我們開啟了那扇一直未讓其他人進去的大門,使我們得到了劉芳豔在家鄉生活學習的第一手寶貴資料。此時的隆德剛下過一場雪,依然春寒料峭,但我們的心裡卻暖洋洋的。
本書在採寫過程中,得到了荊門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天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毛華、荊門日報社社長吳道銀等領導的大力支援。
在此,我們對以上提到的和還未提到的所有關心支援本書出版的領導和同志,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感動天下”一節中,我們從《荊門日報》、《荊門晚報》、《武漢晚報》、《寧夏日報》、《銀川晚報》和網路等媒體上,摘編了一些讀者的簡訊、留言和帖子,主要是為了表現劉芳豔事蹟在讀者中所產生的強烈反響和良好的社會效果,在此一併對這些媒體和熱心的讀者表示誠摯的感謝。《荊門日報》社攝影記者寧新生受我們之邀,陪同我們拍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