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4 頁)
肅穆的山門曾現在眼前。
這所名剎規模不小,由山門殿起,接著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寶殿等,殿堂重重,宏偉壯麗。
在主殿群成行成陣之旁,萬千竹樹中聳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氣勢。
沿著路徑,我逐一參觀瀏覽著各重結構複雜,造型優美的庭院與建築。寺中僧眾看到帶著面具的我任意穿行,稍稍側目之後即各行其事,並沒有出來阻攔,省去諸多麻煩。當然,藏經樓等佛門重地自己也識趣的沒有進入。
最後來到了擁有五百羅漢的殿堂。殿堂間有長廊貫通,左右大石柱林立對稱。
大殿塑像羅列,分作兩組,中央是數十尊佛和菩薩,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觀音最為矚目,不但寶相莊嚴,且因每隻手的形狀和所持法器無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感覺。
五百羅漢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縱橫相通的巷道。令人仿似置身另一個有別於現實的神佛世界,身旁的塑像在透進來的金色陽光掩映中,造型細緻精巧,色澤豔麗,無論立倚坐臥,均姿態各異,仿若真人,神態生動,疑幻似真。
當我來到千手觀音座前,四周盡是重重列列的羅漢佛像,有若陷身由塑像佈下的迷陣中,那感覺實非任何言語可以形容萬一。
在把所有的佛像姿態納入腦海中之後,我毫不在意同樣來到羅漢堂參禪禮佛的虔誠人等,就那樣在千手觀音座前緩緩結迦跌坐,進入了禪定狀態。
不需要擔心,如果有殺氣或是外來威脅,強大的精神力定會先一步作出示警。精神力,真好用!
從與青璇分手後,雖然嶽山遺卷已經全篇通讀一遍,但是其中的武功卻一直沒有仔細分析,研討過,現在,時間,地點都正合適。
嶽山專走偏鋒,狠辣無倫的四十九式霸刀對自己來說已完全不是問題,由於腦中裝載著包羅永珍的武術知識,因此沒花費多少時間,就對嶽山的四十九式霸刀進行了改進,變的更加兇狠,更加詭異。
劈、撩、抹、掛、抽、斬、雲、託、剁、穿、截、攔、挑等基本招式已被自己有機結合成一整套另出機抒的獨特刀法,相信霸刀嶽山繼挑戰宋缺後再現江湖之時,其兇狠拼命的武風,毒辣奇詭的刀法,必將掀起一番更大的腥風血雨。
整理完嶽山遺卷中的刀法之後,再又開始對天竺佛門功夫換日大法進行修煉。沒有比在這佛門聖地研討換日大法更加適合的地方了。
換日大法可分為“六合成就修行”,透過循序漸進的修煉“氣、脈、輪”,而把生命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與天地合一,奪天地之造化,秘不可測。
“氣、脈、輪”指的是五氣、三脈、七輪,乃天竺的內功修練系統,與中原武林的奇經八脈異曲同功,亦迥然有別。
五氣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氣,指的是內氣外氣行經三脈七輪的途徑。
三脈是中、左、右三脈,中脈由海底至頭頂,以脊髓連線,等若中土的督脈。
左、右二脈均起自睪丸宮,與中脈平行,貫通七輪。
七輪等若中土的竅|穴,由上而下是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生殖輪和海底輪,最後的海底輪即中土的會陰|穴。
這些都比較容易,最難的部分是如何悟出進入佛門秘竅的鎖匙,即五百羅漢所展示的神秘印法,悟出它們才是其中關鍵。
現在要做的就是悟通所有印法,真正達到碧秀心所指出的手印“外則通宇宙,內則貫五臟六腑,奇經八脈”之語。一旦悟通“印”的精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