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七章 英國投降記(上)(第3/4 頁)
敗。此時此該,我覺得我有權要求大家的支援,我要說:‘來吧,讓我們同心協力,一道前進。’......”
當丘吉爾的演講結束之後,他原本認為會迎接來暴風雨一般的歡呼,但是讓他遺憾的是,他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整個下院裡都是靜悄悄的,沒有人歡呼。沒有人喝彩......對於戰爭,現在英國已經悲觀絕望了,這並不是靠著某個大人物的演講就能夠激勵起士氣的......
或者和中國人、德國人談談投降條件更好?有些英國議員心裡想道。
曾經傲慢無比的英國人,現在面對殘酷的現實。已經不得不低頭妥協了......
現在他們有些後悔選擇丘吉爾做為自己的首相,來領導英國進行這樣一場戰爭了。或者這真的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1939年5月10日下午6時,國王召見丘吉爾,令其組閣;一小時後丘吉爾會見工黨領袖艾德禮,邀請工黨加入內閣並獲得支援。3天后丘吉爾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講話:“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下議院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表明了對丘吉爾政府的支援。
上任後丘吉爾首先訪問法國。他驚訝地得知法國即將投降,但是他向法國領導人表明,即使法國被打敗了,英國仍將繼續戰鬥。5月26日,丘吉爾下令撤出在法的英軍。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在短短的8天中,被圍困在敦刻爾克周圍一小塊地區的盟軍奇蹟般地撤出33萬多人,政府號召英國沿海居民利用自己的小艇救援在海峽對岸計程車兵,連海軍部的軍官們也親自加入到救援行列。6月4日丘吉爾在下院通報了敦刻爾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之後丘吉爾就發表了大概是二戰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講話: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在那時候聽起來,這些演講是多麼的激動人心。他鼓舞起了英國人的鬥志,鼓舞起了法國人的鬥志,讓大家似乎看到了希望,也讓他的個人聲望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後來的發展也許對英國是有利的,他們保衛住了大不列顛,保衛住了倫敦,他們也在各個戰場展開了反擊。
但是隨著中國人的全面參戰,英國瞬間就崩潰了。
不光如此,而且敵人的軍隊,現在可怕的出現在了英國本土。如果演講就能夠打敗敵人,那麼丘吉爾先生會贏得戰爭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
“先生,敵人前來勸降了。”
在指揮部裡,斯瑞德將軍聽到了這樣的報告。
斯瑞德將軍笑了一下,很古怪的笑了一下。
好吧,應該承認中國人還是比較客氣的,他們在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依舊選擇了首先進行勸降。
為了那些剩下計程車兵們的生命,斯瑞德將軍做出了一個決定:
自己將不再繼續堅持下去。
其實投降並不是一件太可恥的事情,這能夠保全很多人的生命,尤其是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
斯瑞德將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軍裝:“好吧,讓我們和中國人一起討論下投降的條件吧......”
1944年3月13日,讓亞歷山大將軍絕望的一幕出現了:
奧利佛.斯瑞德將軍帶著他的部隊投降了。
亞歷山大將軍並沒有責怪自己部下的意思,他們已經做的夠好了,你無法再對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了。
但是,隨著斯瑞德將軍的投降,霍奇郡已經很難繼續守住了,而隨後將是倫敦被迫面臨敵人最直接的攻擊。
在霍奇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