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秀才
皇帝聽到這話,面上不禁有些為難道:“十一哥你虔誠修道,且能有所成就,做兄長的本不該阻撓。可是咱們大宋這祖傳的戒令,你若是旗幟鮮明穿州過府,未免給地方上增添迎來送往的困擾。但若輕車簡從,白龍魚服,這安全上又難保障。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趙佶見皇帝雖然拒絕,但態度也並不堅決,連忙又說道:“臣弟若是出京,直往那些仙山古觀去拜訪隱修之士,完全不必要地方上迎送接待。況且如今天下海晏河清,我又不闖龍潭虎穴,身邊只帶一二聽用小廝,天下都可去得。”
說實話,皇帝對趙佶的請求並沒有特別強烈的不滿和反對的念頭,相反還隱隱有些寬慰。神宗皇帝駕崩時,他才只有九歲,而當時兩位叔父正當壯年,全都有繼承大統的希望。若非高氏太皇太后力推他繼承皇位,如今打理天下的還不知道是哪個。也因此,皇帝對自己的兄弟們不無提防,只盼望這些兄弟們能夠安享分屬自己的富貴,不要妄生別的念頭。
如今聽到趙佶想要避世修道,皇帝心裡是很高興的。就算放趙佶離京他也不擔心會有什麼事發生,如今天下咸寧,一個親王縱使在地方上行走,也難翻起風浪。之所以有些猶豫,還是為兄弟的安全考慮。可是看到趙佶態度懇切,還有其他小兄弟眼中隱隱的期待,他沉吟許久後才點頭道:“如此,我便封十一哥你一個五嶽採風使的虛銜,準你離京訪道。這官職不是什麼常職,只是給你一些便利,你也不要傳到外廷去,免得又引起一番筆墨官司,只咱們兄弟之間心了。”
趙佶聞言後,大喜過望,連忙起身大禮謝恩。而其他兄弟們見趙佶得了一個自由的機會,全都露出豔羨之色,汴梁城雖然繁華無雙,但待得久了總會生膩。
“兄弟之間,客氣什麼。”
皇帝微笑著扶起趙佶,轉而又正色道:“我雖然準你離京,不過你也不能常年混跡在外不回家,每次離京前須得交代一個地點和行程。若我沒有時間理會,也要得到娘娘允許才準動身。回來後,你進宮來給咱們兄弟講講路程見聞,講講道經道義。如果不能有進益,我可要撤了你這官職,你也不要有怨言。”
趙佶得到渴望已久的自由機會,心中已經歡喜無比,對於皇帝提的要求,全都點頭答應下來。
一場家宴,盡歡而散,收穫最大的無疑是趙佶。幾個小兄弟全都腆著臉湊上來給他出主意這第一站要去哪裡,還有託他帶些地方上特產,一路談論著出了宮。
趙佶一路神采飛揚,心情甚佳。因為夜已經深了,便也沒有再返回別院,而是直接在王府住下來。
雖然得到皇帝允許可以出京,可是趙佶對自己這第一站要去哪裡還著實沒有什麼頭緒。他現在最想去的還是大理無量山去尋找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可是路途如此遙遠,這一去就算順利,一來一回說不定也要小半年光景。這麼長的時間,皇帝未必會同意。而且就算同意了,他想安全到達也困難得很,除非有喬峰貼身保護,可是也要喬峰的時間能夠配合才好。
要不要先去一趟山東把宋江晁蓋他們統統幹掉?腦海中冒出這個念頭後,旋即就被趙佶自己否決了。憑他現在的本領去山東,一旦遇上強人,完全就是送上門的菜,要被人問是吃板刀麵還是餛飩麵的材料。
一晚上腦海裡層出不窮冒出新念頭,趙佶興奮的完全沒有閤眼,最終還是決定先安分一些的好。而且聽皇帝的意思是,以後還要考校自己的修道成就。這可有點不太妙,現在趙佶繼承的記憶大半還是吃喝玩樂吟詩作畫,關於修道方面卻不多。眼下最好還是突擊補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不要等到皇帝一發問自己露了怯,浪費掉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經過喬峰盡心盡力疏通經絡,趙佶的身體素質已經相當好,哪怕一夜無眠,早上起來的時候精神也沒有太萎靡。吃過早飯後,下人來報說有訪客到,找到別院沒見到人,被別院的僕人給帶來了王府。
猜想到來人可能是丐幫的人,趙佶精神不禁一振,便吩咐將人引到會客廳去。
趙佶邁著闊步走進客廳,在門口便看到一個丐幫服飾打扮,背上釘著一排小布袋的人影站在廳中。他有些好奇丐幫會派誰來打理汴梁這一樁生意,當下便在門口笑道:“貴客遠來,小王卻不能親迎,實在失禮失禮。不知這位丐幫義士應該如何稱呼?”
聽到人語聲,那人背影顫了顫,旋即便轉過身來,瞧著面相不失俊朗,只是表情有些侷促,似乎有些緊張。他前行幾步衝到趙佶面前不遠,而後竟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大禮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