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粉頰上如塗了胭脂一般紅潤。哪怕沒有再轉頭望過去,趙佶那身騎白馬的英姿也不時在腦海裡掠過。
饒是趙佶穿越者大心臟,在這萬眾矚目的情況,一舉一動關乎國體,也同樣緊張得手心裡蓄滿了汗水,表情略顯僵硬執行著早已經熟記於心的各項禮節。不過看到大理眾臣似乎比他還要緊張,他便淡然許多,轉而再看蔡京等一干早有經驗的使臣,一臉正色,舉動之間氣度儼然,蔡京還在袖裡給趙佶打個手勢,示意他放寬了心緒,不必緊張。果然事事都需要歷練一番才能有經驗,接下來趙佶再率領一干使臣,前後進退之間,便從容了許多。
因為今天只是迎接大宋使團而非正式的朝會覲見,所以一切禮節從簡,過了大約半個時辰,使團便在大理國百官簇擁下進入大理城。
這次使團攜帶著大宋皇帝冊封大理國王的詔書,對大理國而言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只要接受了大宋的冊封,從此以後便是大宋的正式藩屬之國。所以大理國還需要做出更周詳縝密的準備,大理國主段正明也沒有第一時間出面會見大宋使臣,使團還需要在大理城逗留一段時間,等待大理國朝廷確定正式接受冊封的日期。
路上,大理國三公因安置使團之事來徵求趙佶和蔡京這個正使的意見。大理城內雖然也有建造的接待外國使臣的使館,但在以前大多接待的都是周遭部族首領或是小國使團,用來接待大宋使者檔次卻差了一些。大理國給出的意見是安排使團暫借住在城外蒼山下的天龍寺,那是大理國寺,雖然不是正式接待使臣的地方,但許多遜位的國主都在此地出家為僧,因此這天龍寺在大理國中甚至比皇宮還要重要幾分,足夠接待使臣了。
這方面,趙佶不發表看法,只聽取蔡京的建議。蔡京與眾人簡單商議一下,便同意了大理國的安排。旋即段正淳又邀請趙佶住進鎮南王府裡,趙佶對這提議倒是頗為意動,他也想認識一下那位大理國世子段譽,只是想到要與使團分開,便去聽取蔡京的意見。一路行來,蔡京頗給了趙佶一些恰如其分的指點和提醒,兩人之間的默契加深了許多。
蔡京沉吟片刻後說道:“王爺住進鎮南王府倒也不錯,如此可直接與那鎮南王溝通交流一下。唉,咱們今次出使還是稍顯草率了一些,這大理國君臣對要與咱們大宋保持怎樣關係應該還是有些分歧的。若是有機會的話,王爺不妨與那位段王爺談得深一些……”
蔡京雖然說的不是很具體,趙佶也大概明白他的意思。關於這次出使,官家和新黨諸位相公們決定的確實有些草率了,沒有想到大理國當下波詭雲譎的局勢。使團雖然順利到達了大理國,但能否成功冊封了大理國主,只怕還要有些變數。剛才迎接使團的隊伍,趙佶也瞧出一些端倪,那大理三公等一批眾臣雖然惟段正淳馬首是瞻,但問題是他們雖有尊位,卻無實權。真正的少壯實權派,卻都是跟善闡侯高升泰一路的,看來高升泰也是用這種法子在彰顯自己的存在感,讓使團不要忽略了他的存在。
趙佶先跟隨使團到了天龍寺,這在大理國聖地一般的存在確是建造的富麗堂皇,寶相莊嚴,令一干使臣們都讚歎不已。因為稍後還要回城前往鎮南王府,趙佶倒也沒有時間仔細遊覽這寺廟一番,與蔡京等一干使臣又溝通片刻後,便隨著大理國官員又返回大理城。
半路上,趙佶想起來要跟鍾靈交代一聲,便策馬行到鍾靈乘坐的馬車旁,說道:“鍾靈姑娘,咱們稍後要去那鎮南王府先住下來。”
車廂中鍾靈聽到這話,一個箭步躥出來,忙不迭說道:“不行的,我不能去那王府!趙大哥,咱們去旁的地方不可以麼?大理城這麼大,你又是大宋的王爺,他們都要敬著你,一定要去那鎮南王府住下來麼?”
趙佶搖頭說道:“我雖然是大宋的王爺,但在這大理國境內,也要尊重人家的選擇,做事不能太孟浪由著自己的性子。”
“這樣啊……趙大哥,我一直沒有跟你說,我家裡好像跟大理國姓段的有大仇,爹爹在家門口立了一塊石碑說是姓段的到我家裡就殺無赦。我想,那姓段的王爺應該也是看見我姓鐘的就不輕饒。這一路上,我都沒敢跟你說……”
鍾靈有些怯怯說道,旋即跳下馬車來說道:“趙大哥,你去吧,我得走了,不能再給你添麻煩了。你放心,我自己玩夠了就自己回家了,不會再惹事情。再見了,趙大哥,謝謝你這一路來的照顧……”
說到這裡,小姑娘對趙佶揮揮手,便往另個方向走去,只是這一轉身邁步,心裡卻陡然覺得空落落的。她只當心裡小小酸楚是因為還有些事情忘了做,一邊走著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