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3/4 頁)
是自己現在身份尷尬,是個根正苗紅的滿人,還是正黃旗貴族。加上吳三桂耿精忠他們的確不是個東西。老百姓在他們手裡還得過苦日子。
要不是顧忌這兩點,她還真想幫助漢人反掉滿清政府。可惜,不行啊,封建社會雖然已經陌路,但封建了這麼長時間,整個社會上智下愚已經成了風氣。
老百姓懂毛線政變啊,讀書人懂毛線權利鬥爭啊,老百姓只管減賦稅輕徭役,大家有地種,有飯吃就行。
讀書人呢?就知道反腐倡廉,希望官老爺個個都像包青天海瑞那樣,穿著補丁的衣服,坐在破舊的公堂上,餓著肚子明察秋毫。
這種事情有一兩個就是稀罕物,稀罕得名垂千古。完全不可能普及嘛。中國社會,向來就有一個辯證的難題。
權利使得某個人或團體掌握的社會資源和他們的收入比例嚴重不協調,導致貪汙成為水到渠成的正常現象。
再加上國人一向信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理論。於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居然就成了真理。那些廉潔奉公,公私分明的好官,真真是可憐見的,活著遭人唾罵,死了才能永世流芳。
上輩子赫舍裡沒達到現在的高度,自然也就沒有這樣的感悟。平時聽見有人抱怨社會怎麼怎麼地,也都是聽過就當風吹過,從來都不當回事。
可真的當她身居高位,接觸到了這個層面的東西,當她看到玄燁動個刀兵有這麼多障礙,改革一下稅務要反覆想好幾年,她才知道,原來天空不是她看到的那個陽光燦爛的天空。
現在也是一樣,骨子裡是漢人,卻不能不感嘆,社會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就算真的反清復明了,哪怕是反清復唐了,都沒有用。
封建就是封建,誰來當皇帝都一樣的封建。國家就是這麼個國家,誰接手都一樣焦頭爛額。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了。
現在就看在誰手裡,它能過得舒服些,不至於馬上就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輕嘆了一聲,吳三桂你個忘恩負義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渣渣,清朝版的蒲志高。
先背叛明朝,殺了南明桂王,等於是殺了自己的主子求榮。現在又表示要擁護明朝背叛清朝,要反清復明了。這種自私自利,一心只為自己活不讓他人活的小人,死一萬次都不夠。
赫舍裡自然是希望玄燁早點把他剷除了。可是她也知道,剷除他哪兒有那麼容易,讀書人單純,好利用。這會兒正一門心思相信他能幫他們實現政治抱負呢!
老百姓好愚弄,許點兒空頭好處,再發點兒玉米麵兒窩窩頭啥的,就能號召一大批人給你賣命了。
農耕社會,工資福利是扯淡,一日兩餐管飽就行。最典型的一句臺詞就是:“跟著主人,有肉吃。”
破壞從比重建容易,這江南的亂,赫舍裡可是知道的。真正亂像終結,得到玄燁的曾孫,嘉慶這一輩兒才算完。
可真到了嘉慶這一輩兒,大清國又快終結了。江南亂不亂已經不是重點了,因為,全中國都要亂起來了。
還是不想這麼多了,既來之則安之首先得問清楚究竟是什麼火燒眉毛的大事情,值當玄燁發這麼大的火,蔓延到了這麼多的人。
因此赫舍裡暗中示意步輦慢慢兒走,小魏子雖然急得滿頭汗卻也不敢開口催,只要跟著慢慢兒走。
“小魏子,本宮問你,皇上今早出門的時候,心情可好?”赫舍裡問道。小魏子不知道赫舍裡什麼意思,頭一低:“回娘娘的話,主子早上出門的時候,心情還好,未見不妥。”
“哦,這麼說,這會兒動怒,全是因為政務,與內廷無礙了?”赫舍裡做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小魏子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娘娘,您這話,這,這麼說也,也是。”
可憐的小魏子說話都結巴了,不是吧您,這都換了衣服化了妝了,人都到了這兒了,您還準備打退堂鼓哪?我這兒可是指著您去救命的火救命的啊!
看小魏子急得臉都轉了色,赫舍裡這才說到了正題上:“本宮身居內廷,不知前朝事務久矣,皇上因朝務動怒,本宮只怕是無從勸起。”
“娘娘多慮了,娘娘身居內廷不假,但您是皇后,是主子最信任的人,這個時候,除了您,誰還能在主子跟前說得上話呢?
您想啊,如今跪著的,可不止是大臣,還有四位親王呢!這國事歸國事,卻是兩碼事啊!”
喲呵!赫舍裡一聽這話,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小魏子,這人怪不得玄燁喜歡呢!這腦子轉得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嘴皮子還特利索。
被他這麼一掰扯,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