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怒,謹遵師父之言,並不想惹這場閒事,兄長趙公明去借金蛟剪她也苦苦規勸不肯相借,後來好不容易借了也只是讓趙公明討回定海珠,不要妄用,後來趙公明死了她也明白是兄長之命,憑她的見識就是她師父通天教主也無非如此,只是她拗不過她兩個妹妹,下了山去終沒躲過這場是非,她將十二仙捉住左右為難,殺不得,放不得,我想如果不是她坐鎮,以她兩個妹妹的脾氣十二仙早沒命了。到這裡她們佔了上風,可結果如何呢,元始天尊來了,也就是她們師伯,她們的結果是:瓊霄被三寶玉如意打死,碧霄被元始天尊用一盒子裝起來,連人帶鳥化做血水,雲霄被捉到麒麟崖去,我以為元始天尊不會殺她可後來她還是在封神臺上出現了,我真忍不住想替她們問元始天尊一句,她們沒有要你弟子們的命,您為何一定要她們的命啊?
在闡教截教中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闡教之仙皆是人身 除了白鶴童兒似乎不是,而截教中人很多都不是人身,也就是書中說的“披毛帶角,溼生卵化之輩”,《道德經》中不是有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芻狗”嗎,是說天地將萬物都看做是平等的,那麼不是人身只要潛心修道又有何不妥呢?截教中很多人雖不是人身好像也沒有怎麼傷天害理呀!但在闡教眾人眼中對他們這類出身的仙人的歧視是很明顯的,其實不只是闡教,連截教自己也是有一些自卑的,廣成子將龜靈聖母用番天印打成原形,截教門下都各有慚色,通天教主也一樣,甚至他聽門人們搬弄是非說廣成子說他與羽毛禽獸並稱 這截教門人們也真都是長舌男長舌婦,就生氣得不得了 說中痛處了嘛,非要擺誅仙陣幹一場不可,還要元始天尊交出廣成子來,元始天尊毫不示弱,他根本沒追究廣成子說了沒有,而是對通天教主說:“賢弟,你也莫怪廣成子,其實,你門下胡為亂做,不知順逆,一味持強,人言獸行 注意這句,況賢弟也不擇是何根底,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鬥是非,令生靈塗炭,你心忍乎?”,元始天尊是認為廣成子就是這樣說了也沒什麼不對,而且把責任全推到了通天教主的身上,夠厲害! 我對元始天尊的崇拜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
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是師兄弟,師弟可沒有徒弟重要的,大家也一般會覺得通天教主護短,其實仔細看元始天尊護短比他厲害多了,他不只管徒弟連徒孫他也管,土行孫被餘元捉住他就特意讓懼留孫去救,也真難為他了,夠忙的!
他弟子們也知道是這樣的,比如太乙真人,石磯娘娘要他交出哪吒,他就抬出元始天尊來,要石磯去元始天尊那去討,石磯當然不會那麼聽話就去,可是即使石磯真去了,我敢以項上人頭擔保元始天尊絕不會把哪吒交出來,而且極有可能的是她根本見不到元始天尊,迎接她的可能是白鶴童子在門口幾句話把她打發掉 內容與太乙真人說的差不多,元始天尊才懶得理她,因為連徒弟太乙真人都沒把她放在眼裡,太乙真人對於哪吒誤射碧雲童兒連句道歉的軟話也沒說 也許給個臺階下她會走,還把她一頓教訓:“石磯,你根行淺薄,道行未堅,怎敢在我乾元山自恃兇頑?”在太乙真人眼裡她只是個修不成的菜鳥而已,這石磯最終被九龍神火罩煉出原形,是一塊石頭,按照書中觀點她還真是個根行淺薄,煉了幾千年才修成這程度!
在最慘烈的那場萬仙陣中,截教一敗塗地,傷亡慘重,從此再沒有與闡教一爭高下的能力了,幾乎可說是被滅教了。在此戰之初,元始天尊就說過這次務必要滅了截教,還叫赤精子、廣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祭起從誅仙陣得到的誅、戮、陷、絕四口寶劍,並說用他的寶劍還殺他的門人 他認為很有道理,可憐截教門人如手無縛雞之力一般,那叫一個慘!而闡教門下卻如同入了無人之境,任意馳騁。
封神之後,截教這稱號怕是成為歷史了,從此以後凡是不是人身修成點本事的,不管是殺人害命還是潛心淨脩敬佛禮天,一律有了一個響亮的稱號——妖怪,像《西遊記》中那幾個樹精完全可以是“道兄”嘛!
說了這麼多,闡教中人似也有很多不對之處,甚至有一點欺人太甚!那麼我心中向著誰?毫無疑問,是闡教!
紂王無道,殺妻滅子,屠戮大臣,將人命視同草芥,天下人民處於水火之中,人心早已思周,武王伐紂,順應的與其說是天意,不如說是民意,其實民意即是天意,在這時刻,闡教門下徒眾順乎民意,給蒼生帶來希望,給處在黑暗中的萬民帶來了亮色,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戰爭,而闡教,代表的是正義一方。反觀截教,為了一己之氣,無視萬民生死與民心民意,呂嶽甚至為了對付姜子牙讓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