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
:/b3169/
……
第一章 富家庶子
大鴻朝中州中部,天江河畔,漢水鎮分佈在天河南岸,此鎮於交通要地,自然貿易頻繁,每日車水馬龍,船隻如梭。
靳家就坐落在河岸不遠處,佔地三十畝,在此繁華之地,能建如此大宅,可見靳家著實不凡,實事也是如此,靳家家主靳天雲精明強幹,白手起家,置下若大家業,如今在鎮上經營著當鋪,酒家,米店,小錢莊,車行等店鋪,與縣令鐵義鐵大人也是頗有交情,雖然比不上鎮上經營著大錢莊,鹽鋪的本土勢力,在此地也算是富賈一方,畢竟本土勢力盤根錯節,影響著小鎮的方方面面。
靳家主於經營上頗有天賦,在生意上也是大有魄力,但在治家時卻是甚講規矩,禮法嚴厲,法度森嚴,想是不太願意把精力放在家族裡,而勞心勞力。把全部精神用於經營生意,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出這番大事業。
入夜時分,由於沒有多少娛樂,又值初冬,大部分宅院裡都是漆黑無聲,想是都已入睡。
在靳府西北角偏僻小院卻還有著亮光,只見一個年紀在十一二歲,身體稍顯單薄,身穿青色棉襖,相貌清秀的少年正在油燈下看書。
房間裡面很簡陋,燒火的盆是鐵盆,也沒有書童丫環伺候,那是長房嫡子的待遇。許是看的久了,少年放下書,伸了個懶腰,站起來走動了兩步。隨後又開啟窗戶,看了看天色,發現月上中天,天上還有幾點繁星。
“都這麼晚了,又看過頭了,趕緊睡覺。”少年自語道。不一會,房間時的燈滅了,漸漸無聲。
此少年正是靳家庶子,為姬妾劉氏所生,在靳府不受重視,六歲開始蒙學,由於是庶子,家主安排他們將來打理家族生意,九歲開始學算經,禮儀。嫡子則學習科舉經典,走官場路線。由此也可以看出靳家主也是條理分明的人,用自家有限的資源全力栽培嫡子,庶子則打理家族生意,這樣便都有了各自出路。
翌日,少年出現在靳家當鋪之中,十一歲的時候就開始在當鋪裡幫忙打理,算是熟悉當鋪運作,並積累經驗。少年進門後向老掌櫃問好,老掌櫃姓李,本名倒是沒人記得的,大家就都叫李掌櫃。
李掌櫃很是喜歡少年的禮貌,慈祥的笑道:“秋少爺真是勤奮好學,像極了老爺當年,想老爺當年也是勤奮好學,做了三年學徒什麼都摸的門清,後來又在……”
看著老人家又在那裡回憶著和家主打拼的往事,靳秋沒有半點不耐,因為他深知李掌櫃的性子,臨老憶當年,是他最歡喜的事,靳秋也是投其所好,打好關係,不管做事學東西都會輕鬆很多。
果然李掌櫃看到靳秋凝神傾聽的模樣,眼睛都眯起來了,良久,李掌櫃住了話頭,原來是開門營業時間到了,由此,也看出李掌櫃並不是老糊塗了,沒有誰比他更清楚,雖說他老人家並不需要看一個庶子的臉色,但是靳秋很是懂事,平時做事也很利索,也很尊重他老人家,好好提點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靳秋來當鋪也有快一年了,基本的東西也摸透了,但是卻並不深入其中,並不是有什麼忌諱和困難,平時也就是做做學徒的事,除了李掌櫃對他比較好以外,和別的學徒並無不同,只是他志不在此,平時做好份內的事,便把精力放在看書上,看的都是一些前人筆記,仙人問道之書,每月例錢倒有多半花在這上面,先是在集市上淘些舊書殘篇,後來到了當鋪,發現了一些死當或過了期限的書籍,便只花少許的銀兩就能弄到手,這也是他安心在這做學徒的原因。
一天的功夫又過去了,靳秋回到靳府,先去見了母親劉氏,劉氏年過三十,面容嬌好,風韻猶存,可見靳老爺眼光確實不錯,劉氏自嫁入靳府,循規蹈矩,嚴受婦道,倒也沒受大房和其他幾房欺壓,如水的性子,對兒子卻很嚴厲,從小督促學業,雖不學科舉經典,但也想讓兒子能學到靳老爺生意上的幾分本事,是以經常教導靳秋為人處事。
“秋兒,今日學的如何?”
“一切如常,並無差錯。”
“如此就好,切莫心生怠慢,須知一切得來不易,將來你成就如何,就看你今日如何行事。”
“孩兒明白,母親大人教導的是。”
“那就叫廚房送飯來吧,想來我兒也餓了。”
“孩兒確實餓了,這就讓廚房送些膳食來”,說罷,靳秋便去了廚房。
吃過晚飯,靳秋就一刻不停的回了自己的小屋,關好門窗,點上火盆,冬天天黑的早,點上了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