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漁場大建設(第2/2 頁)
,他將橄欖油倒在不粘鍋裡,然後挨個放入雞蛋。
尼爾森抱著雙臂在一旁提醒道:“boss,這是不粘鍋,不需要用油的。”
秦時鷗一邊翻炒煎蛋一邊笑道:“我知道,但是不用油不好吃。”
煎蛋、培根、香腸、炸雞、熱牛奶、麥片粥、一大盆水果沙拉,另外就是麵包主食,秦時鷗麻利的動手,豐盛的早餐火熱出爐。
有美麗如仙子的薇妮在旁,沙克和尼爾森這兩個莽漢吃飯都變得斯文起來,秦時鷗看的彆扭,說道:“沙克,你不需要注意什麼該死的形象,嗨起來吧,狼吞虎嚥吧!”
沙克哈哈大笑,然後將五六片面包和煎蛋、培根疊在一起,一大口就咬掉了一半,叫道:“還是這樣吃飯更爽!”
吃完飯,薇妮將盤子和碗收拾了起來,戴上圍巾開始洗刷。
秦時鷗對沙克說道:“夥計,還記得那一次出海的時候我說什麼嗎?電磁爐會有的,微波爐會有的,電視機也會有的!這艘遊艇上,應有盡有!”
船安然到港,也就沒了法拉第集團的兩位駕駛員和水手的事情,秦時鷗一人給了一千加元的小費,將他們送去了聖約翰斯機場,這裡沒他們的事情了。
回到漁場,秦時鷗給薇妮找了一間客房來休息,他則坐船去巡視漁場。
沙克介紹道:“現在每天都有兩船魷魚仔和墨魚仔送來,差不多了,我們該引進北極蝦了。”
漁業裡有一句話,叫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海洋食物鏈中,小蝦幾乎是最底層的存在,正是它們提供了魚類生存的能量。
世界上蝦類最多的是磷蝦,而南極磷蝦則是磷蝦中的代表性存在。
據1977年~1986年間由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和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聯合的海上調查表明,南大洋的磷蝦蘊藏量約為4~6億噸,堪稱是海洋糧倉。
不過紐芬蘭漁場沒有磷蝦,這裡有的是另一種威名赫赫的蝦類,北極蝦。
北極蝦一般生存在百米之下的深海中,廣泛存在於格陵蘭海域的海峽兩百米海域,構成了北極地區海洋生物鏈的基礎。
但是這種蝦在淺海水域也能養成,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很多漁場開始大肆捕撈這種小蝦然後放入漁場,用它來飼餵烏賊等軟體動物和一些可以捕食蝦的魚類。
鱈魚的到來,就像是揭開了漁場建設的序幕,秦時鷗開始花錢如流水。
採購北極蝦的同時,秦時鷗也採購了大量的海藻籽,一同撒入漁場。
可能有人疑惑,漁場的建設怎麼會是逆順序呢?不應該先養殖海藻然後再放養北極蝦最後養殖鱈魚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主要原因就是季節和氣候,紐芬蘭漁場雖然有墨西哥灣暖流,海水不涼,可是因為處於高緯度地區,日照不夠,所以如果在二三月份就撒下海藻籽,沒有足夠陽光,它們根本生長不起來。
這樣如果等到四五月份種植了海藻再養殖鱈魚,那就來不及了,所以一般漁場都是先養鱈魚苗,用飼料來餵養,後期慢慢打造食物鏈。
毫無疑問,這麼做就加重了漁場的負擔。
確實,如此一來很多漁場不堪重負破產倒閉,這也怪不得大自然殘酷,以前紐芬蘭漁場的生態結構沒有被破壞的時候,這些漁場根本用不著人工種植海藻之類,是人類自己製造了這個苦果,自己吃的時候就不要嫌苦!
海藻籽的種植就要靠飛機了,秦時鷗購買了足足一百二十萬加元的種子,然後海藻籽公司派了一架波蘭產的pzlm-18“單峰駝”農用飛機來播種。
這種飛機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設計成型的,機翼採用懸臂式全金屬下單翼,翼展17.70米,機翼面積為40平方米,機長9.47米,機高4.60米,空重2750千克,可載1050-1350千克貨物。
動力裝置方面,單峰駝用了一臺pzl-asz-62ir九缸氣冷式活塞發動機,功率足足有1014馬力。
秦時鷗之所以這麼瞭解單峰駝的引數,是因為對飛機很感興趣,對漁場來說,這也是必備品,遲早是要買的。
這架飛機到來之後停在了告別鎮主街道上,民用飛機可以利用平整的街道起飛。(我的小說《黃金漁場》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