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確定身份(5/5,彈殼去蓄力了)(第2/2 頁)
拉的中年人是多倫多大學美術學院的油畫教授,看到《蒙馬儒的日落》之後眼睛一亮,高興道:“上帝保佑,又有梵高的新作要新增到他的作品中去了,這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另一名專家是加拿大藝術中心的專家,名叫亞歷克斯,說道:“更特殊的是,這幅畫有特殊意義,這是梵高作品中的過渡性畫作,而且,許多人認為這幅大油畫正是處在這位藝術家創作巔峰,可惜一直無緣見到。”
簡單的聊了聊,專家們換了鞋套和手套進入充氬倉開始帶著眼鏡、拿上放大鏡,另外還有一大堆電腦掃描器之類的器械開始研究。
一邊研究他們一邊討論,將結果告訴秦時鷗和小布萊克一行人。
沙舍夫斯基觀看之後先說道:“從風格上和技術上來說,這幅畫與梵高自1888年夏天以來的畫作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在臥室》、《自畫像》等,那些畫的筆鋒上都有這幅畫的影子。”
亞歷克斯略微不滿的說道:“是,確實有相似之處,這幅畫用的是相同的變色手法,看,在這些樹幹位置,明亮的黃色突然會轉向泥濘的棕色。不知道梵高為什麼有這個愛好,他不知道這會降低了畫作的觀賞感嗎?”
“但這不妨礙讓它成為世界名畫。”沙舍夫斯基笑道。
小布萊克對秦時鷗和比利進行藝術科普:“這幅畫是剛從海里發現的對嗎?那就有意思了,這幅畫可能會推翻藝術界對梵高畫作的一個認識,梵高的變色手法很詭異,很多地方顏色會突然變深。一些藝術家認為這是由於陽光穿透鉻黃顏料所引起的化學反應,現在看來,顯然不是。”
討論鑑定了五六個小時,期間除了喝了點牛奶,三個專家一直在工作。
最後沙舍夫斯基對秦時鷗點頭,道:“可以確定這是真作,秦先生,你擁有今年秋天最好的一幅畫。”
亞歷克斯也說道:“絕對是真作,從這幅畫裡我們明顯可以看到梵高在作畫中掙扎,這更增加了這幅畫的魅力。”(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