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的監生走去。
“敢問幾位朋友,聽說申閣老今日午後要在國子監講學,不知具體是在哪處館閣?”
“呵,你們是新來的吧?連明倫堂都不知道?申閣老來咱們國子監肯定是去明倫堂講學的。你們要想去可得早些佔位子,去的晚了肯定沒位子了。”
“幾位朋友不去聽嗎?”
劉惟寧不禁疑惑道。
“去聽那老貨聒噪作甚。”
一個監生嗤笑道:“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他便是巧舌如簧又能如何?還能說出花來?”
“對呀,有那個工夫倒不如聊聊風花雪月,豈不美哉?”
“多謝了。”
劉惟寧衝幾人拱了拱手,便和寧修往明倫堂方向去了。
“唉,無怪進士們都瞧不起監生,他們自己也太不爭氣了些。”
走出稍遠一些,劉惟寧如是感慨道。
寧修則淡淡一笑:“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倒也不能說他們的選擇就是錯的。”
劉惟寧嘴巴張得猶如鵝蛋:“寧賢弟認同他們說的?”
寧修搖了搖頭:“自然不是。不過我們有我們的道,他們有他們的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就行了,沒必要非爭出個對錯來。”
劉惟寧不禁啞然。
但細細一品,寧修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他們來到明倫堂前時堂前已經聚集了不少監生,看樣子都是準備搶位子聽申時行講學的。
寧修衝劉惟寧遞了個眼色,意思是:看嘛,還是好學上進的人多的。
劉惟寧砸吧砸吧嘴,想說些什麼最終還是嚥下了。
二人混到國子監監生之中,聽得他們議論道:“申閣老此番來國子監講學,便是我們的業師,將來說起來我們也是閣老門生了。”
“是啊,若是能夠吟誦一兩篇詩文讓申閣老記住那就再好不過了。”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國子監之行(下)第四更
這些國子監監生完全沒有意識到“混入”了兩名新人。
事實上,國子監太大了,其內監生無數,絕不可能人人都認識,不相識的還是大多數的。
寧修與劉惟寧來的還算趕巧,明倫堂中還有位置。他們趕忙到堂中坐定,等著申時行臨堂講學。
明代閣臣基本學問都很好。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有明一代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潛規則。
雖然這一潛規則在明末崩壞,但在萬曆朝還是一直奉行的。
申時行的學問並不差,甚至在某些經義的理解上很有見地。
寧修一直對申時行無感,這是因為這位閣老是個典型的老好人,誰也不得罪。
在張居正與張四維身後申時行理所當然出任首輔,可他凡是遇事只知道和稀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會做官不會做事。
但寧修卻不得不承認申時行的學問很好,若安心搞學術沒準會成為一代大家。
可惜他終究是個仕官。
寧修有些好奇申時行究竟是什麼學派。明代因為出了個王陽明,故而心學極為盛行。到了萬曆朝,心學早已有了諸多分支。
申時行是蘇州人,照理是應該瞭解心學的。
不過寧修覺得申時行多半不會講心學。原因無二,張居正不喜歡。
張居正不但不喜歡心學,他還不喜歡一切書院學說。
為此他不惜下令禁燬天下書院。
雖然這個命令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徹底的貫徹,但確實禁燬了一部分書院。
申時行此時剛剛入閣不久,自然是唯張居正馬首是瞻。張居正不喜歡的事情他一定不會去做。
正自思考的工夫,便聽得一名監生高呼:“閣老來了!”
眾人聞言皆是深吸一口氣,把身子坐定,一副恬和平靜的模樣。
寧修看的直想發笑,心道這幫學生真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啊,跟後世那些在老師面前爭著做好學生的孩子沒啥區別。
過了須臾的工夫,申時行踱著四方步施施然走進堂中。
寧修定睛瞧去,只見這位申閣老身高約七尺,儀態雍容,身有貴氣。一身大紅色蟒袍讓無數監生流口水。
這是閣輔級別的官員才能享受的禮遇,他們這種監生出身的怕是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
寧修發現申時行比他想象中的要年輕一些。也許因為保養得當的緣故,申時行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