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4 頁)
艙之中用了些酒菜,三人都覺得有些無聊,便結伴出艙來到甲板上。
寧修等人乘坐的這艘平底小沙船甲板的面積還是很大的,寧修覺得便是在上面擺十幾張桌子開個酒宴也可以做到。不過一想到江風颯颯,這個念頭便消了。
“孫兄,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江風呼面而來,寧修頓生豪情萬丈。
蘇東坡唱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大概也是懷著這樣一種豪情吧。
寧修又想到了明代大才子狀元郎楊慎的那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與蘇東坡的詞句相比,楊慎的詞豪氣之餘還帶著抹悲情。
這是英雄遲暮的悲情!
自古英雄遲暮,美人白頭都是最叫人痛苦的事情了。
“嘿嘿,能有什麼感覺,這長江就是這個樣子,彎彎繞繞的。”
孫悟範卻是並沒有響應寧修的豪情,讓寧修氣的牙癢癢。
不過細細一想孫悟範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他經商在外乘船走長江的次數勢必不少,什麼東西見的次數多了便沒了初見時驚豔的感覺。
長江自然也是如此。
何況,長江的豪情更多是文人騷客們賦予的,孫悟範不過是個商賈,沒有這種豪情自然可以理解。
倒是一旁的劉惟寧感慨道:“非也,非也,一條長江不知養育了多少生靈,說來我們荊州也是得了長江繞城而過的便利吶。”
見他生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寧修打趣道:“看這樣子若是劉兄將來授個河道水利官,那便好了。”
“咳咳。”劉惟寧苦連連:“這就不必了吧。為兄也是就那麼一說,可是對河運水利一竅不通啊。”
寧修笑吟吟道:“做官的不需要事事都懂,自有下面的小吏當差辦事,他們自然都懂。”
大明的官治更多是一種統治者表達權威,宣告合法性的方式,其本身既非專業技術人才,又不具備發展成專業技術人才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官僚,只是政客。
但也從沒見哪一府,哪一州,哪一縣政令民生運轉不靈陷入癱瘓的。
這就多虧了大明的吏員體系。
吏分兩種,一種是在編的吏,一種是不在編的臨時工。
吏才是具備專業技術,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官老爺們只要點點頭,自然有小吏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