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饒是這般,要想製造出一個望遠鏡也不容易,最大的困難就在於透鏡的製作。
簡單而言是要把處於特定溫度,粘滯狀態的玻璃放入模具進行壓制。等到玻璃成型後退火。
之後便是打磨拋光了。
以大明現在的工藝水平製作雙筒望遠鏡還有些難度,但製作單筒望遠鏡卻並不困難,寧修還是很有信心製作出的。
他之所以要製作望遠鏡,當然不單單是為了私利。
現在寧修雖然不算是富可敵國,卻也是家財萬貫。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想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大明做些什麼。
如果望遠鏡能夠應用在軍事上,給大明邊軍普遍配備,那將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舉措。
寧修知道在明史界有一個說法叫做明之亡亡於萬曆。
每每看到這句話寧修便會覺得渾身難受。
現在他成為了歷史的親歷者,那麼為何不竭盡所能的做些什麼呢?
小小蝴蝶扇動翅膀,或許真的可以造成一系列的連帶反應?
想到這裡寧修便覺得一陣熱血沸騰。
他立刻出了屋子去到玻璃作坊。
一應僱工見少爺來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衝少爺見禮。
寧修也和善的衝大夥兒笑了笑,示意大家繼續工作。
僱工們這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寧修要做的透鏡工藝難度不小,故而得挑選手藝最好的僱工。
他找到了燒玻璃最在行的劉老實,對他說明了自己的要求並詢問了製作透鏡的可能性。
劉老實是個老實巴交的僱工,自打進了寧家玻璃作坊便一直本本分分的燒玻璃。
別看他人看起來呆呆笨笨的,但燒起玻璃卻很有想法。許多不同款式的玻璃花瓶便是在他的力主下燒製出的。
故而寧修第一時間想到讓劉老實來燒透鏡。
聽了寧修的一番描述,劉老實嘴角微微一翹,思忖了片刻後嘿嘿笑道:“少爺啊,您說的這種表面有弧度的玻璃片子我還真沒有燒出來過。不過我可以試試。”
寧修略微有些失望。
連劉老實這樣燒玻璃的好手都不能保證燒出來透鏡,看來理想和現實之間果然是有差距的啊。
不過看劉老實的口氣似乎並不排斥燒製透鏡,那便先做著看吧。
“不打緊,即使一時做不出來也沒關係,但你若是做出了這透鏡,我便獎賞你五十兩銀子。”
聽到這裡劉老實直接傻了。
啥?五十兩銀子?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啊。
在大明萬曆朝,官員貴戚住的豪宅可能幾百上千甚至幾千兩。但普通百姓住的四合院也就是幾十兩一套,五十兩銀子可以在江陵城裡買一套頂好的四合院了,劉老實如何能不驚訝?
“少爺?這是真的嗎?”
寧修笑聲道:“當然是真的。我是有功必賞的,你在我寧家玻璃作坊做了這麼久,這點應該知道的吧?”
“哎,哎!少爺說的是!”
劉老實的聲音都有些打顫,為了得到這五十兩銀子他拼了命也要燒出這透鏡啊。
見劉老實這幅樣子寧修是真的放心了。
果然激勵制度是必要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劉老實能夠燒出透鏡,區區五十兩銀子又算的了什麼呢?
“好好幹,我寧家不會虧待有功之人。”
。。。。。。
。。。。。。
與劉老實交代完製作透鏡的事宜寧修便直接回內宅了。
恰巧七郎此時已經把木匠請了回來,寧修便把木匠喚到了自己的書房。
這名木匠姓章名漢叔,是一名在籍的匠戶。
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極其理想化的模式將子民臣民分成不同的戶籍,不同籍貫的人從事不同的勞作,父死子繼不得更替。
其中便有匠籍。
入了匠籍的稱為匠戶,需要為官府朝廷做手藝活。
但到了晚明,對於匠戶的限制不如明代中前期了。
匠戶們只要給官府交一筆銀子,便可以私下接活,這樣一來收入便也上去了。
七郎找到的這名章漢叔便是這樣的一個匠戶。
除了必須完成的官府交辦的手藝活,剩下的時間他可以自由支配。諸如替某位舉人老爺做把椅子,替某個員外做張書桌。
這種手藝活對章漢叔來說是信手拈來,故而他的收入也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