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頁)
有千秋。
許多權貴縉紳在山上修建了別業,閒來便去到別業小住些時日,品茶飲酒好不快哉。
至於古剎道觀也有幾座,但並不是太大規模的,沒什麼名氣。
偶爾有幾個來上香的信眾,與遊賞山景的旅人擦肩而過,各奔東西。
山勢平坦有山勢平坦的好處,馬車可以直接行到半山腰。
車伕將車停在了蓮花澗旁,一行人相繼跳下馬車。
孫悟範率先吟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詩雖然是直接拿來用的,但也勉強能夠應景。
戚靈兒嘴角撇了撇道:“寧朋友平日裡也喜歡吟詩?”
孫悟範想起寧修在本子上寫的話,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在下再怎麼說也是荊州府江陵縣縣學生員,別說吟詩了,作詩也不在話下啊。”
這前半句是寧修與他寫好的,後半句卻是他臨時加的了。
他不想在人前丟了氣勢,便靈機一動加了一句話。
寧修聽得直皺眉,加戲也不是隨便加的啊。死胖子肚子裡有幾斤墨水他自己不知道嗎?竟然敢說會作詩?
果不其然,戚靈兒聽到這裡神色一喜道:“哦。不若寧朋友作詩一首,以助雅興?”
“這。。。。。。”
孫悟範這下懵了,他哪裡會作詩啊,他要是能作詩老母豬都能上樹了。
無奈之下孫悟範只得朝寧修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寧修心中暗歎一聲,這死胖子真的是豬隊友。
“咳咳,作詩這種事情講究的是氛圍,強自作出來的怕也不是佳作吧?”
只一句話就替孫悟範解了圍,戚靈兒卻是不樂意了,她柳眉一挑道:“陳朋友,不是在下冒昧。但作詩這種事情,陳朋友怕本就不在行吧?你怎知道寧朋友不在狀態呢?”
寧修被這麼一激也是來了氣:“陶兄此言差矣,難道商賈就不能吟詩作對了嗎?陳某與陶兄一路同行,真沒想到陶兄是這種輕眼看人的。”
他這番話帶著三分怒氣,戚靈兒自覺理虧,連連擺手道:“在下不是這個意思,在下的意思是。。。。。。”
“哈哈,出來遊山玩水,切莫因為這些瑣事壞了心情。陶兄,這山上有一口桃花潭極為清澈,既然來了便一起去看看吧?”
寧修與孫悟範一唱一和,戚靈兒哪裡是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
“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