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說完寧修便指揮自家作坊的僱工將一車車的石灰石、粘土、石膏運到作坊的空地去。
製備生料雖然簡單,卻是水泥製作的重要一環。
製出的水泥質量如何,很大一部分程度取決於生料夠不夠均勻。
寧修指揮僱工將大塊的石灰石砸碎成半掌大小的小石塊,將這些小石塊單獨堆在一起。
大石頭被工人們錘成了一個個小塊,寧修還不滿意。生料製備過程中,石灰石碎的越小越有利於研磨攪拌。他又命僱工將半掌大小的石塊錘成四塊,這才開始下一步驟。
小塊的石灰石比大塊研磨起來容易的多,不過明朝可沒有機器,單純手工研磨,耗費的力氣少不了。
好在有磨盤在,把細碎的石灰石混合粘土放在磨盤上,推動研磨能夠節省不少氣力。
很快生料便磨好了,寧修命令僱工們把生料運到窯爐旁。
燒瓷用的窯爐雖然不是專業的立窯,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已經是寧修的最好選擇了。
雖然不知道寧修究竟要做什麼,但看著小山般高的粉末,孫悟範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讓我猜猜,你這下一步該不會是把這些粉末倒入窯燒吧?”
寧修笑了笑道:“孫兄實在是太睿智了。”
說完寧修衝身旁的僱工高聲吩咐。
“快來人取來一些炭塊磨成粉,混入這些生料中。”
在大明,燒炭是主要的取暖方式。每家每戶都會備一些炭塊用來冬天取暖。更不必說有十幾名僱工的寧家作坊了。
不多時的工夫僱工找來了一筐的炭塊,寧修指揮工人將炭塊磨成粉,混合生料後加入適量的水,再一齊倒入窯爐中。
此時的生料已經變成細小的球狀,在高溫煅燒的過程中更容易反應完全。
將生料全部倒入後,寧修下令封窯。
接下來就是生火煅燒了。
孫悟範看熱鬧似的在一旁笑著。他們實在不明白把一堆廢土送入窯爐能燒出什麼來。
寧修卻是毫不緊張。
他知道燒瓷的窯爐能達到1200度的高溫,有時甚至會達到1400度。這個溫度便是熟料燒成的溫度。
事實上,碳酸鈣在800度到1000度就會分解,更高的溫度是保證熟料充分煅燒而已。
在高溫煅燒中,碳酸鈣分解為氧化鈣,並與氧化矽、氧化鋁反應,生成鋁酸鈣、矽酸鈣等。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鈣為主的矽酸鹽。得到矽酸鹽水泥的置備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過了約莫兩個時辰,寧修下令開窯。
孫悟範很好奇,湊近去瞧卻是被開窯噴出的熱浪嚇得一蹦三尺高。
“乖乖,這他孃的也太熱了吧。”
孫悟範拍了拍胸口,心有餘悸的盯著窯口。
“把這些熟料再加上石膏放到磨盤上去磨。”
僱工們遵命照做。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研磨的是經過煅燒的熟料,而不是生料。
等到加入石膏的熟料研磨成細緻的粉末,水泥便算做成了。
寧修摸了摸粉狀的水泥,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寧修衝七郎、十郎道:“取兩塊磚,一個盆來,三哥哥給你們變戲法。”
七郎、十郎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寧修這麼一說他們才反應過來,連忙去取來磚塊和盆。
寧修把製成的水泥粉末倒入盆中,再灌入清水,用木棍不停的攪拌,很快就得到了糊狀的水泥。
接下來他用木棍蘸了一些水泥糊在兩塊磚頭間,不到半個時辰,糊狀的水泥便凝結。但這只是初凝,要想完全凝固要大約三個時辰。
寧修衝七郎、十郎和孫悟範道:“過上三個時辰,大家再來看看。”
七郎想要上前去摸黏合的磚塊被寧修喝住:“現在水泥還沒有完全凝固,不能碰。不然會影響黏合效果的。”
七郎連忙把手縮了回去,就像一頭受驚的小鹿。
三個時辰一晃而過。
寧修拉著眾人來檢驗水泥的黏合效果。
此時水泥已經完成終凝,兩塊磚頭完美的貼合在一起。
孫悟範上前用力掰了掰卻是完全掰不動,驚歎道:“這玩意比石灰砂漿的效果好多了。石灰砂漿若是不混蛋清、糯米汁塑性很差,即便混了這些也沒有水泥的黏合效果好啊。何況,水泥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