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我覺的不睡也要搞完,全當我為兒子,為媳婦了。二位長官你們自個轉著看吧!我要幹活去了!”
一號大洞內,元鈞摁亮了牆上的電燈。向馬伯龍介紹說:“這個洞裡安裝了四臺大功率德國發電機,以保證照明通風系統正常運轉,洞裡儲藏的柴油,糧食足夠上萬人用半年。”
元鈞壓低了嗓音,看了看志文、志武、神秘兮兮地說:“老哥哥,據說這裡面藏了不少蒙古人搶來的珍寶,要不要咱們倆好好找找,說不定就發大財了。”
馬伯龍聽得哈哈大笑“老弟你慢慢找,恕我不能奉陪了。我還是到二號洞裡泡泡我的老風溼再說吧。”
三天裡,馬伯龍、司馬元鈞一直呆在火龍洞的溫泉裡泡著。
馬志文兄弟倆則一直帶著熟悉洞內情況的小馬駒們在忙碌著,忙些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三天後,馬伯龍、元鈞帶著玉素甫艾山和幾名工匠飛回了伊寧。
馬志文、馬志武兄弟倆則領著士兵又幹了兩天後才乘車返回。
車隊離開了夏塔大峽谷。山谷裡傳出了震天的巨響。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爆炸時騰起的巨大煙雲籠罩著大峽谷。距車隊最近的一個炸點競然離車隊不足一公里。
爆炸後的夏塔大峽谷己經完全改變了模樣。大麻扎整個山峰向下坐了兩米多,附近的樹木東倒西歪,峽谷兩側滾下的巨石己使得夏塔河改道繞行。夏塔峽谷完全改變了模樣。
山谷旁只有一股腰身粗的熱泉汩汩湧出,噴發著熱氣,這裡成了一片溫泉池。所不同的是,這個溫泉和二號洞的溫泉相距三十里之遙了。
多少年過去後,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在這裡蓋起了木板房,供過往商旅歇息解乏之用,麻扎堆下的秘密似乎永遠成為千古之謎了。
上世記五十年代初,一群地質勘探隊員曾在附近的山裡探尋過一種叫做“七三四”國家急需礦產,但因這裡的礦含量低,加之在別處發現了“七三四”富礦帶,勘探隊員們就離開了這裡。
直到七十年代後,人們方才得知,所謂的“七三四”礦,不過是製造原子彈用的鈾礦石,我們國家的第一顆原子彈用的鈾就是從七三四礦石裡提煉的。
伊犁的山山水水和伊犁人民一樣,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歷史會永遠銘記的!
時光流冉到上世紀末,我武警部隊進山剿滅一夥自稱《*天山青年黨》的恐怖分子時,又一次發現了這個巨大的溶洞。恐怖分子已經把這裡當作一處秘密訓練營地,所幸這夥恐怖分子只是利用的溫泉巖洞附近而已,看來他們也不知道,幾十裡外夏塔麻扎溶洞裡的秘密。
當地政府為了發展旅遊經濟,曾經組織人對洞內進行了探索考察,不知何故不了了之。
半年後這裡發生了近似六級的地震,震中就是大溶洞。成就於大自然恩賜的溶洞,又毀於了大自然的恩賜,所幸的是這裡地廣人稀、沒有造成任何傷亡。
故而此次地震,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震後的夏塔麻扎大溶洞就是今天的這般模樣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九章 真主之劍
晚秋的伊犁河谷兩岸,節令的到來令大自然改變了面貌。蒼翠欲滴、漫山遍野的各種植被己換上了五彩斑斕的外套。
伊犁河水己經變成了深藍、河岸邊上的草灘早己變得金黃、岸上的灌木叢趁著秋風未將其卷落之際,忙著在枝頭晃動閃現其繽紛多彩的身姿。
樹稍上的葉片是紅色,稍稍往下的就變的紅中有黃,再往下來就變成為金黃,銀白色的白樺樹幹上,幾種色彩在搖曵,在晃動,煞是奪目。
人們把目光投向高遠處就會發現,遠處的山峰卻並未節令所動,除了山巔千古未變的皚皚白雪,高大的山峰、逶迤連綿不斷的山脈,依然是蒼黑的黛綠,宛如鐵黑的獸脊一般。
人站高處俯瞰著伊犁河,秋風襲來吹得人們不免兩股戰戰,可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河面上蕩起的己不是陣陣漣漪,而是秋風蕩起的半尺高的湧浪。一葉扁舟順流逆風,沿著碧透的河流緩緩而下,舟上的漁子不時地拋撒著網兒,撈起一條條肥美的魚兒。
舟上之人望著河邊依偎的情侶,用網抄子把魚兒摔向岸邊,看著情侶們在岸上手忙腳亂地抓魚,扁舟上的人們發出會心的笑聲。多美的深秋漁歸圖呀!
家住在伊犁河兩岸的哈薩克阿肯們這樣唱:
黎明的美,啟明星知道;
草原的美,牧民們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