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近50年來,已觀測到與氣溫相關的極端事件頻率也出現了變化。全球陸地上冷日、冷夜和霜凍事件發生頻率明顯減小,而熱日、熱夜和熱浪事件發生頻率則明顯增加。與此對應的是,平均日最低氣溫一般明顯上升,一些地區的平均日最高氣溫增加明顯,陸地大部分割槽域氣溫日較差有下降趨勢。
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指出,過去100年我國大陸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增加約-0。 8℃,與全球或北半球變暖趨勢大體相近,其中冬季增暖最明顯,但夏季變化很小。與全球或北半球平均比較,我國20世紀30-40年代的變暖更為突出,50-60年代的相對冷期也較明顯。
我國1951… 2004年期間年平均地面氣溫變暖幅度約為℃,線性增溫速率約為每10年℃,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溫速率高得多。近半個世紀的變暖在東北、華北和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地區更明顯,多數臺站冬、春、秋季升溫比夏季明顯,夜間最低氣溫上升比白天最高氣溫顯著。多數臺站平均氣溫日較差明顯下降。近50多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炎熱口數未見明顯增多,但寒潮、霜凍和低溫日數卻顯著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快速的城市化及增強的城市熱島效應對我國多數地面臺站記錄的氣溫趨勢具有明顯影響。在增溫明顯的華北地區,國家級臺站附近1961… 2000年間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氣溫增加值佔全部增溫的39%以上。其他地區的增溫趨勢中也或多或少保留著城市化的影響。1961… 2004年期間我國對流層中下層氣溫增加趨勢僅為每10年℃,比國家級地面站觀測的氣溫變化小一個量級。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我國地面臺站記錄的增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因素的影響。
當然,即使消除城市化的影響,我國近半個世紀地面氣溫仍呈較明顯的增暖趨勢,這和迄今報道的全球變暖是一致的。但是,考慮城市化影響以後,不論中國還是全球,陸面氣溫增加速率可能要比目前的估計值來得弱。這一判斷對於氣候變化研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氣候變暖的歷史透視
氣候變暖問題主要是一個年代到世紀尺度的地球大氣變暖現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