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頁)
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提銳旅”,率領精銳部隊。大將的口吻與氣度,躍然紙上。“河、洛”,黃河、洛水,泛指中原。“清河洛”與上“鐵騎滿郊畿”呼應,揮鞭渡過長江,消滅橫行“郊畿”的敵人,收復中原。“一”、“直”和“清”字用的極為貼切,表現了必勝的信念。“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漢陽”,今湖北武漢市。“騎黃鶴”,陸游《入蜀記》:“黃鶴樓舊傳費禕飛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結末用黃鶴樓典,不僅扣題,且帶浪漫意味,表示今日“靖康恥,猶未雪”,未能盡遊興,“待重新收拾舊山河”後,定再駕乘黃鶴歸來,重續今日之遊以盡興。樂觀必勝的精神與信念洋溢字裡行間。詞作下片是嘆息在南宋偏安妥協下,士兵犧牲,百姓死亡,景況蕭條。最後希望率師北伐,收復失地,然後回來重遊黃鶴樓。
詞作透過不同的畫面,形成今昔鮮明的對比,又利用短句,問語等形式,表現出強烈的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同時,刻畫了一位以國事為己任,決心“北踰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土上版圖”(岳飛《五嶽祠盟記》)的愛國將帥形象。讀這首詞,可以想見他下筆時的一腔忠憤、滿懷壯志。(文潛少鳴)
滴滴金
梅
孫道絢
月光飛入林前屋,風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擊柝聲,動寒梢棲宿。
等閒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夢繞夷門舊家山,恨驚回難續。
清人王士楨說:“詠物須取神”。好的詠梅詩詞都是準確地抓住了梅的神態,並找到了與主體之間的某種聯絡,從而展開想象與聯想。這種聯想多為相關聯想和類比聯想。姜夔的《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梅花盛開,與舊時月下吹笛,喚起美人一同去賞花摘花有聯絡。因此,見眼前梅花,就引起回憶,這屬相關聯想。陸游的《卜運算元》描繪了梅花“孤芳不變”的品格,並與詩人堅定的信念,潔身自好的處事態度聯絡起來,這屬類比聯想。類比聯想取事物之間的神似,建立在類比聯想基礎上就是象徵手法。詠物詩詞就是在物與我之間找到了某種微妙的神似關係,從而詠物抒懷,構成一種美的意境。
《古今詞話》介紹:“孫夫人道絢,谷城黃銖字子厚母夫人也,為秀州鄭文室”。由此可知,這首詠梅詞出自一淪落在外的老婦人之手。她將梅棲宿於寒梢,與自己幽獨悽清,終老不歸的生活相類比,寫得哀惋,悽切。
上片渲染梅花於寒夜棲宿的意境。先從視覺角度來烘托夜靜:清冷的月光悄悄地向林前的屋舍移動,“飛”是主體觀察的感覺,因為天空中有急速流動的雲,月在雲中時隱時現,所以月光有飛動的感覺。正因為如此,林前的屋舍剛才還是昏暗的,一下子就輪廓分明。這也產生以動託靜的效果。接著又從聽覺角度來烘托夜靜:晚風拂過庭院中的竹林,發出策策的聲響。夜半江城的更夫擊柝聲,格外清晰。那棲宿在枝梢的寒梅,彷彿也被這聲音震得顫悠悠地動起來。照理說,聲音是不會使梅花顫動的,更何況是遠處傳來的更聲呢。因為夜是如此之靜,哪怕是遠處的微妙聲響,也聲聲入耳。而寒夜中棲宿不能入睡的老婦人在此靜寂中倍感孤獨悽清,所以她將這種情感“外射”到梅花上,產生“動寒梢棲宿”的感覺。
下片寫人終老它鄉,有夢難續。“等閒老去年華促”是承“寒梢棲宿”的意境而來,由物及人,進行類比。歲月如流,青春難再。終老無依,零丁孤苦。自然發出“只有江梅伴幽獨”,的感嘆。最後兩句是對全篇的概括,說明這種悽清孤獨的感受是在一場夢醒之後產生的。夢中能“繞夷門舊家山”,那是何等的幸福,而夢醒之後依舊是清冷的現實,自然希望夢能繼續做下去,而恨夢被驚回。當一切希望和憧憬都寄託在虛幻的夢境時,這種哀傷與愁怨之深則可想見了。(勞再鳴)
好事近
又和紀別
高登
飲興正闌珊,正是揮毫時節。霜幹銀鉤錦句,看壁間三絕。
西風特地颯秋聲,樓外觸殘葉。匹馬翩然歸去,向徵鞍敲月。
高登,南宋詞人,字彥先,號東溪,漳浦(今福建漳浦)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授富川主簿,遷古田縣令。後以事忤秦檜,編管漳州。詞人有一好友黃義卿,詩書畫俱佳,詞人尤喜其繪畫,曾為他繪的帶霜勁竹畫賦詞《好事近》一首,臨別之際,又用原韻賦《好事近》兩首,表達自己對友人依戀難捨之情。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