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自己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家庭,也成為了一個孩子的母親,已然生活在一個嶄新的環境之中,在這個環境中已不再需要透過消極的逃避去擺脫可能將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最後,雲影在意象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內在的自我,體會到了自我那急切的渴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共同找出了適合雲影的能夠令其自我強大的方式:先嚐試著同自己的先生表達自我感受,慢慢建立自己的信心,並使其成為一種習慣,之後嘗試著與父親進行良好的交流,最後把這個信心和習慣延續下去,並以此去對待每一個人。
當我們在力求逃避時,別忘記問一問內心的自我,當我們在不快樂時,別忘記尋找下內心的自我,當我們在痛苦壓抑時,別忘記鞏固強大內心的自我。當我們能夠順利按照內心的自我去做時,所有的不愉快便會遠離。
我想刺瞎雙眼:焦慮(1)
有一件事是無可懷疑的,即焦慮是所有重要心理問題的核心,我們只要能猜中、破解這個難題,便可明瞭我們全部的心理生活。——弗洛伊德
初次見面,小妹坐在我的對面。手中的資料表上並沒有寫名字,年齡二十二歲。
我看著小妹說:“我該怎樣稱呼你?”
小妹想了想說:“你叫我小妹吧。”
小妹說,醫生已經診斷她為焦慮症。她只要看到陌生人她就會緊張,甚至會暈過去。她在工作中也會看到同事緊張,甚至一個人的時候也會手足無措。
於是,我問她:“你看到我,緊張嗎?”
小妹不假思索的說:“緊張。”
我說:“為什麼呢?”
小妹說:“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也不用到你這裡來了。”
我說:“嗯,但是我們要學會分析情緒,這樣才可以有所改善。”
小妹想了好久說:“也許是習慣吧。”
我說:“很好,這也許就是原因之一,還有呢?”
小妹皺著眉頭說:“也許我是同性戀吧?”
我有些驚訝,“你是嗎?”
小妹說:“應該不是吧。我總是想自己就是同性戀,因為看到女人我就緊張。”
我說:“還有呢?”
小妹說:“也許,要告訴你我的情況,我會在意你怎樣看我吧。”
我笑著鼓勵她,“我如何看你,重要嗎?”
小妹淡然的笑了,“不重要。”
“那麼,你現在還緊張嗎?”
小妹坦白的說:“比剛才好點,但還是有的。”
我和小妹的剛開始談話,就讓她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有所分析,對我的緊張一點點消除,這樣對我們的談話和治療有幫助。為了對小妹有多方面的瞭解,我鼓勵她給我畫畫想象中的自己。
當我看到對面的小妹畫自己的時候,她的手上有傷痕。小妹的自畫像上只有一張臉,一雙沒有眼珠的眼眶。沒有嘴唇,沒有鼻子,沒有耳朵,沒有頭髮,沒有身軀和四肢,而眼眶下有幾滴眼淚。
我說:“這是眼淚嗎?”
小妹的解釋讓我的心有些震動,“不,是血!”
我說:“血??”
小妹憤憤的說:“是。我總是想著拿剪刀刺瞎我的雙眼。流出的就是血。”
我說:“為什麼想這樣做呢?”
小妹說:“這樣就可以死去了。”
我說:“你刺瞎雙眼就是為了死去嗎?”
小妹想了很久說:“好像不全是。”
我說:“也許你想逃避,你不想看這個世間的一切,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好。”
小妹說:“是的!”
小妹一直都沒有哭,她說,她的眼淚早已流乾。
我說:“既然你找我做心理諮詢,為了解決和治療你的焦慮,我需要了解你。你能告訴我你的經歷嗎?”
小妹很不客氣的說:“沒有必要。我不想談,我也不想回憶。你就不能不問過去,給我做治療嗎?你就不能不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療我嗎?”
看來,她對心理治療還是有了解的。我看著小妹說:“好的。但是你要記得,焦慮情緒的產生更多原因是逃避引起。”
第一次和小妹的談話並不順利,甚至是極其的不順利。我給她的建議是每週來一次。堅持一個療程的心理治療。她聽完只是說好的。
小妹離開時,我並沒有把握她是否還繼續做治療。
第二週的星期六她還是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