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對方傷心的淚水,就不能如此確認的說他無情。如果我們沒有看到他做過掙扎,就不能確定說他不愛你。因為他和你同樣傷心。
愛情從最美的樂曲開始,雖然到了最後是傷心別離,但戀人之間無法抹滅曾經最讓人心醉的真實感受。也許曾經的戀人彼此分離時,最後該給對方的是祝福而不是記恨。因為你至少擁有過最美的愛情,至少你們彼此相愛過,而不是因為他沒有做到,而讓自己陷入悲傷,墜入痛苦裡。因為你同樣沒有做到。
也許你的心如詩,但所有的愛情都沒有完美。也許你的心還在落雨,但不可忘記的是愛確實存在,只是沒有如你的願望美麗綻放。也許你的內心還是如此悲觀,但愛情確實要無可救藥地樂觀,這樣你才會把握屬於自己的幸福!
◎娟子的案例分析
○拜倫式情緒
英國詩人拜倫曾這樣寫道:“當早日思想的光芒在情感的隱隱腐朽中漸漸衰落,這世界給予的快樂沒有一個能像它帶走的一般快樂。”這位悲觀主義者在回顧自己生活中的快活、樂趣後,卻得出瞭如此憂傷抑鬱的結論。
娟子在愛情方面有著與拜倫類似的悲觀情緒,只是產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娟子對愛情的悲觀來自於所感受到的不幸,其中最突出的是她幼年時所處的家庭環境,母親的過激行為和父親的痛苦表情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此後,一旦有著類似的事件在自己周圍發生時,都會引起她極大的關注,為愛而自殺,為情而墮胎,每一件事都在不斷地抵消著娟子對愛情的憧憬和渴望。在她的心中,瓊瑤筆下的經典愛情故事似乎也只是一種神話。然而,這對一個青春懵懂的少女而言,更多的是不情願的壓抑。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娟子的悲傷:愛的創傷(3)
與浩的邂逅給娟子帶來了一絲愛的曙光,這種她無法定義的感覺令她充滿了激情和希望,娟子深深的陷入了其中。然而時過不久,一些現實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相處兩地的生活慢慢磨滅了最初的激情,浩對此的態度也一直讓娟子無法滿意,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對愛情的給予和收取的不平衡。最終,也因此導致的這段情感的結束。
○愛情屬於自己
一個伏爾泰的門徒曾經說過:“破第七誡總不如破第六誡那麼壞,因為不管怎樣,這總要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行。”在基督教的十誡中,第六誡是不可殺人,第七誡是不可姦淫。事實上,愛的物件是自己無法完全意識和掌控其思想、行為、感覺的另外一個人,他也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顯然,娟子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些曾經讓她對愛情一度悲觀的事,同時也刺激著娟子的好奇心和探求慾望。當愛情降臨在她的身上,唯一滿足這種心理所能做的就是佔有和征服,並由此去避免悲劇重演。所以,當浩拒絕為愛放棄工作,當她感到自己的付出比浩要多的時候,在娟子心裡也就等於將來不幸的徵兆,這也是她無法接受的。
在愛情之中,人們總是習慣以他人的行為標準去衡量自己愛情的幸福程度,或是以曾經看到過的經歷去確定自己愛情的結果。實際上,這種做法只會令愛情變質,因為一旦這樣做就意味著這段愛情已經不再屬於自己,而侷限於一種客觀的模式。同時,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自己,束縛愛的物件,最終害怕去愛。
沉浸於愛情之時,記住,愛屬於自己,只有自己的心才能把握自己的愛。
17。 影子中的幻想——抑鬱
如果你內在的自我是軟弱的,在外部要求與壓力之下感到畏懼,那麼,你就極有可能失去真正的自我;反之,如果你的內在的自我是強大的,你就會作出符合自己願望和思想的真正選擇,而不使你真實的自我受到傷害。
——作者
冬天的早晨雲影來電話的時候,我還在給遠方的父親打電話。
父親說:“家裡下雪了,你一人在外,多注意身體啊。過年回來嗎?家裡有暖氣,我和你媽媽給你準備了新棉花被子……”父親不善言談,他濃濃的愛穿越風雪,穿越山水,我的眼睛溼潤了。
匆忙結束通話父親的電話,我說:“雲影啊,你好嗎?”
雲影的聲音很樂觀,“我們這裡下雪了!”
我說:“上海也下雪了,我們在同樣的天空下噢。”
雲影是來做電話諮詢的朋友,我至今沒有見過她,我從她的聲音裡感受著她的心情,我在內心無數次的描繪她的模樣。我們總是穿越電話來做交流,我們之間好似很久很久的朋友,我們會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