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4 頁)
麼樣其實不應該由那些所謂的專家來評定的,最有發言權的是那些找他看過病的病人。”
張揚說著繼續道:“病人去醫院找醫生,目的是去看病的。真正對病人身體狀況瞭解的不是儀器,是病人自己。儀器只是醫生看病時的輔助手段。而你治好了一個病人,不是僅僅看儀器就可以了,不僅僅是治好他,同時要讓病人感覺到他好了,可以健康地生活工作了。”
張揚的話再一次讓周書記笑了,他自己有親身經歷,自己躺在病床丶上聽醫生說你這個病沒事的時候便有這種感覺,好像醫生完全無視自己的感覺似的。也正是這讓他對張揚更加有了好感,畢竟他是切實的收益者。
“嗯,”周書記道:“因為上一次你出國執行任務的事情是我提名的,所以衛生部把這個檔案轉了過來,也是問我意見的意思。我也說了,我是相信你的醫術的。就像你說的,醫生醫好病人那才叫正本事。這件事先不去說他,還是談談你們的醫改工作吧。如今醫改工作國家很重視,這是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一定要搞好啊。說說你們的進展如何?”
“就我們醫院的情況來說,進展順利!”張揚道:“在我的理解,醫改的目的是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同時不讓政丶府背上太重的負擔。其實這個問題說穿了並不複雜,現在的醫療成本有很多附加上去的東西。尤其是藥品的中間環節以及從這些環節中滋生出來的各種非必須成本。
要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我們首先要從減少這種成本上想辦法,醫生的醫術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體現在他可以救治病人。但是我覺得這種價值應該正常地體現,而不是以灰色收入的方式出現。
其實病人會送紅包給醫生,一方面有無奈的成分在裡面,另一方面也有對醫生工作的人可在裡面,我們應該把這種認可放在明面上。不但是醫生,就是醫院的分級也應該有這方面的體現,否則就是一種醫療資源的浪費。”
“哦,怎麼分級,又怎麼個浪費?”周書記似乎來了興趣,問道:“你具體說說!”
“我是說醫院的分級可以多建立一些比較高階的專門醫院,這些醫院在某些病的醫療水平比較高。能夠治療複雜的病症,但是如果他們平時整天都在對付一些常見的普通病症,其實是對他們的專業技術和專業裝置的一種浪費。相應的,我們應該建立一批地段醫院、縣衛生院,提高這些醫院的水平到一個普遍的程度,這些醫院是面向大眾的,接治的是一些常見的病症。”
“但是,我們還要給這些醫院安排合適的高階對口醫院。也就是說建立一個不同層次的醫療體系,對於他們處理不了的病症,他們有責任將病人轉到更高階的醫院去,而不是盲目治療或者一推了之。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應該做出相應的處罰。有了這樣的醫療體系,病人哪怕是去了一個初級醫院,一旦發現病情嚴重也可以立刻轉移到更合適的醫院去繼續治療。”
見周書記還在沉思,張揚又道:“舉個例子說吧,我們醫院有門診部、也有急診部。通常來說,急診部是接受那些繼續處理的病症,突發嚴重病症,或者嚴重的突發傷害。其目的是以保證病人生命為第一要務的。通常做的都是緊急處理。而門診部則負責常見病,和一些病情的深切治療。大家應該按照需要去就診。
但是,事實上,很多病人認為急診部能更好地處理病症,所以哪怕就是普通的感冒或者擦破了點皮他也要去急診部治療。急診部當然不是不能處理這類病症,但是這種病症多了就成了對急診部治療能力的浪費。而一旦遇到真正需要緊急處理的病人卻可能因為急診病人太多而耽誤,所以選擇正確的方式看病既能夠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也不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我剛才說的醫院分級的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嗯,不錯,”周書記道:“張醫生你很有想法,我看這種想法很好,已經超出了一個醫生的職責範圍,做一個院長完全不為過,我看你可以向衛生部反映一下,讓他們考慮考慮嘛。”
張揚還沒說話,劉秘書又匆匆進來道:“周書記,中午你還有個會面,時間差不多了。”
周書記抬頭看了一眼屋角的座鐘,嘆了口氣道:“忙啊,我倒是和張醫生談得很高興,可惜還有事情要辦,不能留你吃飯了。”
張揚聽他這樣說,知道這是說他們的談話要結束了。便站起身來道:“吃飯哪裡都能吃,周書記既然還有工作,我就不打擾了。”
“嗯,你的這些想法不錯,我會轉告衛生部。至於那封信,我想問題也不大,我會支援張醫生你的。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