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4/4 頁)
一心修煉高深法術,發揚天師教。張鼎見天師教如今逐漸衰微,便有心重振教門。對於那些認為他不過是天師道旁枝的觀點他倒是無所謂,倒底誰是正宗還不是看誰能振興天師道?
誰振興了天師道,能夠有彪炳的勢力,誰就是正宗。張鼎仔細研究了天師道的發展過程,為教派要發揚光大就要藉助外界勢力。
天師道之所以一度非常紅火是因為得到了皇族的支援,尤其是元明兩代,很多皇帝都是篤通道教的,而且還屢次親封“天師!”,似的天師道極盡榮寵。
~鼎認為,修道自然是有一天得證大道,破碎虛空,飛昇而去。但是那麼多人修煉,真正能夠走到這一步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一邊人能夠延年益壽的就算不錯了。
而一個教派旺,僅僅靠那鳳毛麟角的幾個人物肯定是不行的,這就要靠勢。可是如今時代不同了,早已不是封建王朝時代,沒有什麼皇族可以拉攏、投靠。國家雖然施行宗教自由政策,卻也不太可能大力推崇某個宗教,甚至某個派別。
這樣一來,教派想要興就要想辦法自己積聚自己的“勢力”。如果不能依靠官方的勢力,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找有錢有勢的民間組織,藉助他們的勢力求得發展。
張鼎錢是個好東西,不論那個時代,錢都是可以轉化成勢的最佳物質基礎,也是建立勢力地最佳保障。正因為這樣想,張鼎便一直致力於用自己所習方術賺錢。
張鼎自幼入了道門。這天師道地法術還是頗有些心得地。尤其擅長一符賜福或者制人。對於禍福吉凶地推算也頗為拿手。
張鼎為人做什麼都要考慮價值。如果不加緊修煉。增加壽限。那麼人生百年。不過白馬過溪。匆匆而已。張鼎從來不是什麼斬妖除魔地衛道士。斬妖也好。除魔也罷。一切都要講究價值。這價值自然就體現在了“財”、“勢”兩個字上。
自從修道有成。張鼎也沒少做驅鬼、祈福之事。但是他做這些通常只有兩個目地:賺錢和結交權貴。
沒財沒勢?對不起。那本道士沒空!這個就是張鼎地人生哲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