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屋中央,首領點示意,年長野人掀起一塊方形木板,赫然驚現一座地窖入口,石砌的窖壁冰涼刺骨,我和柳茹嫣小心跟下去。
地窖中心都是薩滿教祭祀的神明,有一具三個鳥頭,後背生有翅膀的威嚴雕像,這應該象徵長生天的寓意,還有代表興安嶺的神鹿,腳下踩著雲彩,身上披著薩滿教的綵帶,最後是一株樹根,每一個枝節相互交錯,上面塗著乾涸的血跡,看起來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據說這團火是樹神體內的光,可以為亡魂照亮幽冥之路。
四周擺置獸皮獸骨,中心點有一座龐大的石臺,上端放置三種不同材質的圓碗,木製的盛有山果,石制的是暗紅色的血液,金制的擺放著幾具……殘斷手臂,明顯是人體祭祀。
在宗教祭祀中,只有叛教者或者踐踏宗教尊嚴的人,才可能遭受人體祭祖。
“這……”我指了指,柳茹嫣低聲道:“是黑芹一夥,看樣子雖然躲過了守護者,不過代價……有點大。”
地窖內側有一圈石頭搭建的圓柱,目測一共七根,圓柱從下到上一點一點擴大,上端拖著一尊長方形灰白顏色的石塊。
石塊四個醒目大字:烏桓神石!
首領把一本鐵捲包裹的樹皮遞給我,上面記錄石塊來歷,還有些神秘色彩。
地池由盆地組成,周圍山腳有幾塊石林,也包括黑龍溝,三國時期,曹操攻打烏桓,烏桓剩下的百姓背井離鄉,為了躲避追擊,帶著蹋頓被斬殺的死體進入茫茫興安嶺。
幾經周旋,烏桓人發現一線天附近有一座松樹組成的迷宮森林,並且與地池交相輝映。
一天深夜,暴雨滂沱,修建墓穴的烏桓人被大雨沖走,活下來的在雨中被兩組石塊遮擋,石塊在黑夜發出白玉般的光亮,烏桓人相信這是山神顯靈,認為自己的部落可以東山再起,於是搬運一組神石用來供奉,另一組做成墓地石門。
看到這,我恍然大悟,這是重要線索,左慈在地遁下篇中也描繪一扇石門和密密麻麻的黑點,如果黑點代表水生生物龍蝨,那麼這一組烏桓神石,確定石門無疑,首領這是要告訴我們墓地的入口!
首領眼神凝重,上前輕輕觸控神石,之後發出低沉的聲音,“我們的王……可以重新……烏桓族……殺回來!”
聽到這裡,首領仰天長嘯,雙目燃燒著復仇的火焰,甚至讓人覺得恐怖,可以理解他們作為世代守護者的心酸,但我心底一直告訴自己:蹋頓真要復活,一定沒什麼好事,兇穴裡的殭屍,到底會帶來什麼?
心裡夾雜同情、憐憫、不安,首領讓我接著翻閱樹皮書。
蹋頓墓修建之後,烏桓人死傷過半,剩下的族人有的離開興安嶺,臨走之時,他們面對薩滿教大祭司發誓:如果說出一丁點關於墓穴的事,就會遭到長生天的懲罰。
而留下的族人,就是這批世世代代生活密林的守護者,他們按照大祭司要求,過著野人般的生活,除了首領與祭祀,其餘人,全部割掉舌頭,就算他們想說,也說不出口。
大祭司對族人施展了殘忍禁咒,使他們的毛髮濃密,並且留下一種叫做伸骨術的禁術,說白了就是強行拉長人體骨骼,讓骨頭變大,骨縫變寬,我豁然清醒:松林內遇到的巨人,原來是伸骨術的產物。
不禁深吸涼氣,烏桓族的大祭司不比魔頭差到哪,他負責蹋頓墓的封印,用了薩滿教恐怖禁術,並且一同與蹋頓陪葬,進墓之後,兇險可以想象。
準確找到墓穴,首先要進入地池的水下森林,之後穿過龍蝨水巢,因為龍蝨怕光,所以石珠散發的光芒可以有效阻擋龍蝨襲擊,這就是石珠關鍵所在,之後進入火山口,找到石門,那裡……通往蹋頓墓。
樹皮書最後勾勒出地下森林的圖形,首領示意我記下來,我微微皺起眉頭,一種水下樹木高大粗壯,在地池森林偏西北方位清晰可見,樹根延伸水域,這裡是地池塌陷的火山口,被一分為二,一面是坑谷,一面是水林,坑谷內部有墓穴,水林組成地池水下景觀。
按照烏桓大祭司的約定:倘若蹋頓王重新回來,這批守護者就會得到永生。
生既是另一種死,我不敢預料蹋頓墓穴藏匿的陰謀,內心惴惴不安。
胡思亂想只後,突然從木屋外面傳來三聲爆破的轟鳴,幾分鐘後,兩名野人拿著石器長矛支支吾吾跑到木屋,年長野人與首領交流,手勢不斷指向我和柳茹嫣。
“是影子云、大雷和蔫叔!”我有些激動,接著說道:“影子云一定暗中跟過來,苦於找不到入口,這才讓……讓大雷用雷管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