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圖的人倒是發了一筆橫財。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個荒島,每天東挖西找,恨不得掘地三尺。但寶藏收藏甚密,藏寶圖也是晦澀難解,往往令人無功而返。而每次島上興起風暴,就是眾人企首的日子,希望風暴從海中帶來一些珍寶、古幣或者沉船殘骸,能發現寶藏的一些蛛絲馬跡。
許多年蹉跎了,那些褪了色的羊皮紙上墨色淺淡的神秘筆墨,穿過波浪和礁石,曲曲折折地通往一個窖藏著無數珍寶和夢想的地方,牽動著好幾代尋寶者的心,更使後來者躍躍欲試,期待自己會是幸運的那一個。一代又一代懷著美夢的人前赴後繼,狂熱地在此撒播下了他們的青春、希望和夢想。很多人,來時還是青春年少,一來就沒了訊息,鄉人書信勸歸,卻沒有一個放棄的,就在這裡著了魔似的紮下根來,繁衍、生子,連續幾代苦苦覓寶。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或下落不明……
聖?蒂安一向對寶石情有獨鍾,對四處漫遊的流浪生活一心向往。因此,在酒肆裡他使了個小小計謀“巧取豪奪”了那張藏寶圖,立刻動身前往這個神秘寶島了。
第三章 風波再起
1710年,瘟疫在東普魯士大規模流行,死者究竟是被疾病還是吸血鬼奪走了生命?屍體在棺木中是否得到安息?和從前一樣,在奧地利、塞爾維亞、波蘭、摩爾達維亞和俄羅斯等地,街談巷議的話題又成了吸血鬼。
1725年,一個名叫普羅戈約維奇的匈牙利農民據說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吸血鬼,他在名為基齊羅瓦的小村莊裡作怪,令八人死於非命。該案有一份德語寫成的官方報告,存放在維也納檔案館。
帕奧勒的案例就更加轟動一時了。1726年,農民帕奧勒從一輛裝滿乾草的大車上跌下來摔死了,有多人目睹了他的下葬。不料,許多天之後他竟搖身一變成了吸血鬼,還令塞爾維亞一個叫梅德韋賈的村莊損失了大量人畜。
人類社會對這兩起事件極其重視,展開過大範圍的調查。1731年12月,軍醫弗魯肯格把帕奧勒案的整個調查過程和結果都做了詳細筆錄,交由海杜克連隊的幾位軍官和醫生簽名後,以《見聞與發現》為題呈送貝爾格萊德法庭,並於1732年正式發表印行。這份報告多次再版,引起了西歐統治階層的極大興趣。奧地利皇帝查爾斯四世十分關注普羅戈約維奇案件的發展情形;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也曾要求將詳細報告呈送給他。
這些報道引起了巨大轟動,媒體為這兩個著名的吸血鬼不吝筆墨。當時廣受歡迎的著名雜誌《拾穗者》1732年3月3日那一期,詳盡陳述了帕奧勒案件。3月11日,《倫敦日報》刊登的文章裡,也大談“吸血鬼”。
此後更出現了大量研究吸血鬼的系列論著和文章。1732年克里斯蒂安?斯托克《論吸血的屍體》和約翰?佐普《論塞爾維亞的吸血鬼》在歐洲出版了。身為瑟諾修道院院長的奧古斯丁嘉曼神父也寫了一本論述吸血鬼的書,名字極其冗長:《論匈牙利、摩爾達維亞等地的附體鬼魂、被開除教籍的人、吸血鬼或活屍》,這位神甫打年輕起就對吸血鬼文化情有獨鍾,多年來殫精竭慮地收集了很多吸血鬼的蛛絲馬跡,一一列舉在這本書裡,此刻終於有機會問世了。佛羅倫薩主教達萬提寫了《論吸血鬼》,教皇本篤十四在他的著作《天主賜福和聖人列福》第四卷中也談到了吸血鬼……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一些民眾們也開始偷偷地挖掘墳墓,給死去的親人全身綁上絲帶,防止他們再回來危害他們。
迫於民情和越來越擴散的瘟疫,東普魯士當局甚至下令把一座公墓裡的墳墓全部開啟。為了制止所謂“被初擁的吸血鬼”復活,當局下令在每一具未腐爛的屍體身上都釘上大量的木釘。
訊息一經傳出,人們成群結隊,紛紛湧向海蘭花公墓。四面八方湧來的人潮以驚人的速度越聚越多,人聲鼎沸,群情激昂。
一開啟那個陰森的地窖,只見木頭的長樓梯一直通到地下。地下墓穴裡漆黑一片,空氣濁臭不堪。到處擺放著許多已被蟲蟻蛀蝕的棺材。牆壁上就是喪葬登記表,官員們信手翻了翻,就開始開棺了。棺蓋上的釘子被一下撬開,早已結束了塵世生活的屍體又被暴露了出來,可怕的惡臭頓時撲鼻而來。人們隨意地揮動著一根楊木做成的木樁,看到可疑的,也即沒有腐爛的屍體,就用木尖插進屍體的左側第七和第八根胸肋之間,好洞穿所謂“吸血鬼”的心臟。根據那些書本記載,使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令吸血鬼麻痺,再也沒有辦法站起來和人類作對了。
這一次,海蘭花公墓裡三百多個沉睡多年的死屍橫遭了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