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和山水風月的皇子弘曆,對吳梅村的詩作懷有濃厚情趣,並寫下了《題吳梅村集》:
梅村一卷足風流,
往復披尋未肯休。
秋水精神香雪句,
西昆幽思杜陵愁。
裁成蜀錦應慚麗,
細比春蠶好更抽。
寒衣短檠相對處,
幾多詩興為君收。
鄂爾泰在乾隆元年(1736年)冬月的跋文中說:“乾隆元年冬,皇上萬幾餘暇,取前後所著散體古文詩賦,匯為一集,而命疇昔侍學之臣跋之。臣爾泰以雍正十年入侍,既嘗承命敬序《樂善堂文鈔》,今年秋復敬序《日知薈說》。聖性之誠一,聖學之廣淵,聖治之淳懿,皆備於前文所稱述,而熟復是編,益信先儒所稱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洵深探本源之論也。????伏讀前後御製文,所時切於聖心者,於《樂善堂文鈔》則因文以檢躬行,於《日知薈說》則即文以考治法,而是編之序言之尤深切焉!”
張廷玉曾為《樂善堂文鈔》寫序,對於《樂善堂全集》的問世,他說:“御極以來,敕幾清宴,乃合前後所著,選定編次為《樂善堂全集》,臣受而讀之,其義蘊之宏深則緯天地無乎不包,其辭藻之贍博則鑄古今無乎不備!”
福敏在這部《樂善堂全集》的跋文中這樣稱讚他的學生:皇上以天縱之聰明,殫日勤之學問,自###子以及諸史百家,無不登其堂、入其室。????於道則宗二帝,於法則統三王,於學則承孔孟。凡作為文章,以及偶爾吟詠,皆藹然以萬物為一體而與天地同流!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六月,乾隆皇帝在上諭中稱:“近偶閱《樂善堂集》,緣初刻所存卷帙頗繁,其中,多有不甚愜心之句。昔人云,文章千古,得失寸心。朕非悔其少作博不吝情,去留之名,政以隨時刪訂,則今昔詣力所到,端可藉以自驗。其令內廷諸臣悉心校閱,分擬應存應刪,籤貼進呈,候朕裁酌重訂定本,以付剞劂。”
??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蔣溥等恭奉上諭,立即行動。兩個月後,他們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並遵旨擬出應刪應存之作,進呈御覽。乾隆皇帝仔細檢閱,細心稽核,一一裁定,最後形成蔣溥等奉敕重編的《樂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卷一至十為文,卷十一至十三為賦,卷十四至三十為詩。作者討論史,極有見地,議論獨特,見解高遠,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品評成敗興衰、忠奸得失,尋找邦治國之道,充分展示了其深邃思想、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清乾隆時期的大學者紀昀,對《樂善堂文集》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乾隆二十三年,??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蔣溥等奉敕重編。欽惟我皇上聖聰夙擅,道崖先登,學海詞源,苞??富有,昔當睿養,即擅生知。雍正庚戌之秋,堂訂《樂善堂文鈔》十四卷。乾隆丁巳,取《文鈔》所載存十之三,益以雍正乙卯以前續著十之七,匯為《樂善堂文集》,頒示海內。詞林藝圃,弘誦相聞。至是,以初刻卷帙稍繁,復指授溥等,校閱刪定,並省去制義一卷,定為此本。????我皇上奎章藻耀,籠括古今,逾修亦何啻萬倍,而釐定舊制,必審必精,聖意之謹嚴乃與修相近。天懷衝挹,尤亙古之所無矣!”
3。《樂善堂文鈔》留下的歷史謎團
清雍正十年(1732年),皇子弘曆的《樂善堂文鈔》問世,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件大事,而且在風聲鶴唳的雍正時代更是一件轟動朝野的事件。然而,它卻真的問世了。這樣,它給歷史留下了一大堆疑團,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帝黨與###的權力之爭,一直困擾著歷代的皇帝。可是,雍正皇帝為何容忍在皇子弘曆身邊形成一個強大的勢力集團?
從秦漢直到明清,近二千年的帝制時代,帝黨與###的權力之爭,一直沒有停息過。其間還多次達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演變成一場又一場白熱化的宮廷政變,甚至血流成河。漢武帝時期,戾太子案,數萬人喪生。唐、宋之時,皇帝為了防止太子身邊形成與皇權相抗衡的###,千方百計削弱太子的勢力,以確保皇權不受威脅。
明、清兩代,皇帝們更加註重吸取歷史教訓,特別提防太子的勢力。解縉幼年穎慧,明太祖很喜歡他,史稱:“甚見愛重,常侍帝前。”明太祖甚至直接降諭他:“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解縉深受感動,當日就上萬言書,直陳政務。明成祖時,敬重譽滿天下的大才子解縉之才,擢他為侍讀,命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並值文淵閣,參決機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