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2/4 頁)
種切膚之痛,神聖疆土豈容倭寇染指,中國必定會收回神聖的領土,而且從目前來看,這一天已經就要不會太遠了。
與中國海軍的躊躇滿志並不相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加藤寬治此時卻如同五雷轟頂一般,他雖然成功攻擊上海,也摧毀了沿途很多城市,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是這些與陸奧號的沉沒相比已經無足輕重了,戰爭的天平已經開始逆轉!
如何評判一場戰爭勝利與否,永遠不會單純用損失數量來衡量,不然的話二戰之中的蘇德戰場德國人就是勝利者了,但是實際上蘇聯的戰勝國地位是無可置疑,即便是損失再慘重,只要能夠贏得勝利就是值得的。
一戰之中法國損失十分慘重,損傷的元氣比德國還大,似乎戰爭有些得不償失,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法國戰敗了,這個國家就徹底沒有了,變成了德國的一個行省,失敗的下場更加可怕。
而這一次中國在上海損失的財富和人口肯定遠在一艘陸奧號之上,但是中國依舊是無可爭議的勝利者,戰略主動權徹底轉入了中國一方,只要能夠保持這種優勢,日本沿海的所有城市都會成為中國攻擊的目標,日本人現在毀了上海,接下來中國就能夠摧毀東京,讓日本感受到更慘痛的損失!
加藤寬治當然很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過他現在更擔心自己艦隊的安危,如今他手上的幾艘主力艦已經是日本最後的底牌了,如果再有損失,日本就徹底失去了翻本的可能,特別是陸奧號的沉沒使得日本人對於強大的戰列艦也沒有足夠信心了。
陸奧號能夠被擊沉,那麼加賀號,長門號也不會有什麼例外,更加要命的是日本的海軍航空兵已經損失很嚴重了。如果中國的三艘航母全部北上。日本的句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向後撤退,儲存實力!
加藤寬治撤退的目標就是基隆,這裡距離日本艦隊比較近,而且設施完備,防守嚴密,能夠讓日本軍艦快速補充。恢復到最佳的狀態,不過加藤寬治認為最好還是要把艦隊撤回本土,現在保衛日本本土比什麼都重要。
在這個海權時代,海軍的強弱變化對於戰局的影響就越發的嚴重,尤其是日本這樣一個島國,失去了海上的優勢之後。就等於脖子之上被套上了繩索,中國只要一用力,就能夠把日本人絞死。
日本終究還是一個小小島國,根本沒有任何根基,一次失敗就已經徹底暴露出了脆弱的一面,此時加藤只覺得日本國旗上面的一輪紅日已經開始西墜,國運在這一刻已經發生了逆轉!
日本艦隊在舟山群島先暫時停泊一下,調整了編隊。加藤將巡洋艦和驅逐艦擺在了外圍。形成了一個防禦網,然後他將兩艘航母放在了最中間的位置。而最為雄偉強悍的加賀號和長門號已經淪為給赤城號護航的地位了。
這種改變悄然之間就在宣佈航母的地位已經發生了驚天的改變,同時日本人也將登陸部隊都撤了回來,他們來的快,撤得就更加匆忙。
加藤寬治此時很清楚中國艦隊一定會北上發起攻擊的,不過他並沒有想到中國人會去攻擊基隆,其實此時的日本人還有一種優越感,認為日本海軍還是強大的,只有他們攻擊中國,而中國並沒有能力反擊。
不過他們很快就為這種想法付出了代價,經過一夜的航行,在天色剛剛有些發亮的時候,中國艦隊終於穿過了臺灣海峽,基隆港就在眼前。
第一波次的攻擊群已經準備了好了,首批十六架戰鬥機和二十架轟炸機從起點號和揚威號上面呼嘯著升空,直奔基隆撲了過去,而此時日本的艦隊正在基隆的東北海域,大約還有兩個小時才能夠趕到基隆。
其實中日艦隊距離基隆的距離並沒有差多少,但是日本人認為中國會沿著海岸線北上,因此日本人就主攻繞行,同時也是為了躲開近岸潛艇的攻擊,不過繞行的結果就是日本人的速度慢了很多。
中國海軍航空兵搶先對基隆展開了攻擊,基隆港之中的日本士兵根本沒有想過中國人會主動攻擊他們,日本在東亞這塊土地之上是最強大的國家,怎麼會有人挑釁日本的尊嚴,正是這種妄自尊大,使得日本疏於防範,即便是得知了陸奧號沉沒,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警惕。
直到飛機出現在了基隆的上空,還是睡眼惺忪的日本人才猛然感到塌天大禍已經降臨了,日本士兵瘋狂的向著防空陣地奔去,準備對空射擊,另外還有幾架日本飛機也準備升空對敵,不過他們顯然反應有些遲鈍!
中國空軍早就制定了相信的攻擊計劃,第一個摧毀的目標就是油庫,在基隆港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