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部分(第3/4 頁)
惹上大事了。”
“就這個,還有呢?”朱載有點糊塗了。
惹上大事了?莫非還要朕對夏師傅動粗不成?他好歹是禮部尚書,又沒有什麼罪證,能惹上什麼事?何況現在這麼多大臣一起表態,難道朕要將這些人統統殺了?
谷大用卻是愁眉苦臉地道:“就這一句,沒了。”
說了等於沒說。
朱載嘆了口氣,道:“哎……真是難啊。”
朱載只說了這句話,便邁了步子,一臉惆悵地朝著內苑深處去了。
………………
陛下這麼一走,那太和殿中的大臣們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不過顯然,如今他們已經勝利在望了,只要再接再厲,這新制廢黜,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夏言等人都是大喜,他們也沒有想到,葉春秋竟會在最後來了一個無話可說。
這無話可說,就等同於舉械投降了啊。
夏言掃視著眾人,道:“諸公,依老夫看,新制誤國誤民,陛下遲早要恩准廢除的,老夫未雨綢繆,理應先行制定恢復祖制的章程。”
他這禮部尚書,這話倒是不會有錯的。
讓那律學和商學見鬼去吧!
不少人點了點頭,也有人小心翼翼地看向王華,見王華沒什麼表示,已是先行走了。
倒是葉春秋不急著走,依舊安靜地呆在這殿中。
今日葉春秋的表現,實在有些反常啊,甚至有人擔心,這葉春秋會不會是早就在午門外埋伏好刀斧手,好將今日有異見的人一網打盡。
葉春秋顯得很冷靜,見許多人都洋溢著喜色,卻也沒說什麼,正待要走。
夏言卻是叫住他:“魯王殿下且留步。”
葉春秋駐足,此時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他。
夏言紅光滿面地道:“魯王殿下,我等都是為了朝廷據理力爭,還望魯王殿下不要見怪。”
他刻意地說了我等,這意思就是,我們才是大多數,而你葉春秋,不過是少數,現在這局面,是大勢所趨。
葉春秋則是平靜地搖搖頭道:“沒什麼可見怪的,我終究是外臣,而夏公畢竟是禮部部堂,這事兒,終究還是夏公負責到底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是責無旁貸的事,噢,我告辭了。”
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死到臨頭了
葉春秋終於認輸了。
此時,葉春秋已經信步往殿外而出,無數人依舊看著葉春秋,都不免心裡有一種原來你魯王殿下也不過如此的心情。
其實這可以理解,朝中的人是最現實的,想要立足,靠的就是威信。
當一個人威信高,大家自然而然會依附你,就算不肯攀附,那也盡力不會招惹,可一旦你連一樁事都無法辦成了,這時候便少不得有人質疑你了。
這就是為何會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說法,新官上任做事,無論這個事是好是壞,即便是錯的事,等他察覺了,也會繼續堅持推行下去,因為尋常小民可以認錯,可是廟堂上的諸公,卻是不能輕易認錯的,認了一個錯,那麼就不免使人產生質疑,你做的其他事是不是錯的呢?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會不會也有可能會有錯誤,最後無疾而終呢?
這時候,誰還肯為你做馬前卒,替你鞍前馬後呢?
夏言看著葉春秋離去的背影,眼中浮出幾許輕蔑之色,心裡忍不住想笑,覺得自己之前是高看了這位魯王殿下了!從前的自己,為何就會他如此的忌憚呢?現在看來,其實也不過如此罷了。
現在在他看來,這葉春秋,從前不過是仗著先帝的盲目信任,假借天子龍威,所以無往而不利罷了。而現在陛下還小,心智還不足夠成熟,也才剛登基不久,根基未穩,自然無法作葉春秋的靠山,他現在要獨當一面了,反而沒什麼主見,畏懼退縮了。
今天這事,超前的順利,夏言的心情不錯,在眾人的稱頌和恭維聲中,腳步輕快地出了紫禁城。
等到夏言回到了禮部,禮部上下,也大致地聽到了一些風聲,不少人都過來吹捧了幾句。
夏言則表現得很是低調,不說什麼,只是捋須,安靜地進了自己的公房,滿腔的心思卻都在廢除新制的章程上了。
到了傍晚,夏言才坐了仙鶴車回到府上,卻見管家竟候在門前,他從車上下來,便立馬上前道:“老爺,魯王殿下來訪,已在廳中久侯了。”
葉春秋來了?
夏言不禁愣了一下,他們不是政敵嗎?這個小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