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過家裡有秀才參加鄉試的人家都來了,一些好事者也聚在這裡,七嘴八舌的說著奉化縣是否有人中舉的事,前幾科,奉化縣已經許多年沒有人中舉了,因而不少人為之惋惜,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寧波的學霸都聚在鄞縣,而浙江的學霸多在杭州,一年錄取的舉人只有這麼多,奉化在浙江諸縣之中實在是不太起眼。
好在大家今年頗有一些希望,畢竟今年的院試案首出在奉化,而且此人還是小三元,既然能打敗寧波諸縣的對手,料來能中個舉人並不難吧。
許多士紳們都聚在衙門,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對於本縣這個神童,大家還是讚譽有加的,王縣令閒暇的時候,也泡了盞茶來閒坐,這既顯得自己平易近人,又可表示自己關心讀書人,何況若果真多了幾個舉子,這個教化之功也是可以大書特書的。
因為只是閒聊,所以也沒這麼多規矩,在座的都是鄉紳耄老,王縣令也不好拿架子。
這王縣令卻是發現,葉家居然沒一個人來,那葉老太公不來湊這個熱鬧嗎?就算身體不便,也該打發一個子弟來才是,上次在縣裡,不是恰好撞到了葉家的那個什麼老三,看上去雖然不是很精幹,卻還算是知禮的,難道他也不來?
王縣令呷了口茶,不露聲色道:“今兒所有人都齊了,怎的唯獨不見正主?”
他說正主,當然指的是這一次中舉希望最大的葉家。
王縣令這麼一提醒,許多人都是疑惑,一開始大家來的時候,都以為葉家肯定只是來遲,方才聊得熱絡,也就沒往心裡去,現在經由王縣令提醒,這才想了起來,是啊,葉家的人怎麼沒來,我們這些無干的人都來湊趣,他們不來一個人等訊息,有點說不過去吧。
倒是也有一個河西計程車紳道:“據說是葉太公收到了一封他族弟的信,信裡的內容嘛……”
王縣令心裡咯噔一下,感覺有些不妙:“噢,是張鄉賢,你但說無妨。”
這姓張計程車紳便抿嘴笑了笑:“其實我也只是聽到一些閒言碎語,本來也不以為意,只因為是有人背後嚼舌根,不過現在細細思來,卻又覺得……葉太公收了杭州葉家的來信,說是葉家父子無一上榜,而且還言之鑿鑿,葉太公曆來是對那位杭州葉家的族弟推崇備至的,還說是救命恩人,他說的話準不會有錯……”
眾人譁然,葉景落榜了是情有可原,可是堂堂寧波案首,居然也落榜了?
王縣令心思細膩,發現了一些不妥之處:“按理來說,放榜是在四月二十一的吉時,一旦放榜,急遞鋪就會快馬加鞭送來,今兒是二十三,大抵不出岔子,這榜就要送來了,何以他那族弟的書信,竟比急遞鋪還快?”
這……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二章:報喜(第九更求月票)
大家便開始眾說紛紜起來,有的說:“這訊息只怕不可盡信,難道杭州葉家,還能提早得知訊息嗎?”
也有人搖頭:“若是如此,葉太公何以不見蹤影,他平時見了人便說自己有個案首的孫兒,巴不得尾巴翹到天上去……”
說到此處,眾人轟然而笑。
王縣令也不由莞爾。
這人便覺得自己話有些過頭,忙是改口:“巴不得廣而告之,就怕別人不曉得,今天這樣的日子,他便是病倒了,抬也要抬來;現在人不來,必定是確信訊息屬實。”
眾人覺得有理,無論葉家是透過什麼渠道,可是事有反常即為妖啊。
王縣令便開始鬱悶了,很惆悵啊,本來他是很欣賞葉春秋的,若是這一次葉春秋中了舉,十三歲的少年中舉本來就是稀罕事,肯定要傳遍杭州,自己這個父母官也是與有榮焉,而且很欣賞他,也給了他不少幫助,雖然不圖什麼回報,可是官場上施了人恩典,將來這人有出息,總算是多了一條路不是?現在倒好,這一次馬失前蹄了。
其他人也紛紛熱烈討論,各有自己的看法。
正在這時,外頭有差役急匆匆進來:“大人,大人,急遞鋪,急遞鋪送來喜報,喜報……”
呼……
有喜報,卻不知中的是哪家。
所有人幾乎都不自覺的豁然而起,王縣令當先出去,果然看到急遞鋪的驛丁揹著竹筒來,高聲道:“恭喜,恭喜葉春秋老爺高中浙江布政使鄉試解元,名列第一。恭喜葉景老爺高中浙江布政使鄉試,名列第三;呼……呼……除此之外,還有提學官的旌表,葉老太公教化有方,一門二舉人,震驚浙江諸府縣,即令奉化縣造石坊,以彰顯其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