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卻都得在老家住著呢,鄉里人言可畏,哪一個不是背後在笑話的,這親事呢,終究講一個門當戶對,若是門不當戶不對,有個什麼用?難道將靜初嫁去,跟著挨窮嗎?又或者……咱們還得接濟著他們爺倆,這難道還是要尋個上門女婿來?呀,這倒是好了,你們大房又不缺兒子,還要養個兒子不成。”
這句話有些過份了,王華怒了,厲聲道:“好了,休要再說了。”
王華在家素來性子好,劉氏也曉得這個大兄好說話,所以並不怕,心裡想著這門親事繼續下去,那可不得了,不曉得多少人笑話,回去都不知如何作人才好,便大起膽子:“我哪裡想說,這不是迫不得已嗎?好端端的一個女兒,這麼多好人家不嫁,偏偏嫁個這樣的,那葉家可不叫寧波葉家,也不是奉化葉家,只是個河西葉家而已,這是什麼?這就是小門小戶,說實在的,就算是六禮,將他們河西葉家的田產都賣了,怕也湊不起,你是不曉得,同樣是餘姚的張家你是曉得吧,在我們王家面前什麼都不是,他家女兒嫁的是成州侯,人家那六禮,足足是十幾個大車,單單綢緞,就是三百多匹,這是什麼手筆,將來若當真是下嫁給了姓葉的小子,他一個女人上門討親,拉著一頭毛驢,揹著幾匹松江布,難道不丟人嗎?”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四章:孩兒來報喜(第一更)
王華忍不住對這個弟媳吹鬍子瞪眼,很想罵他一句長舌婦,偏偏說不出口,這輩子沒罵過人啊。
而劉氏口裡的話顯然還說得意猶未盡,繼續口沫橫飛道:“大兄說我狗眼看人低也好,說我眼裡只有錢也罷,可理就是這個理,說一千道一萬,就算是把那姓葉的誇出一朵花來,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
王夫人也有點不自在了,顯得很是尷尬。
只有王靜初不斷的拉著王夫人的袖子,王夫人老半天才道:“也沒什麼丟人的,他學問好,說不準……說不準……”
“那有個什麼用!”劉氏不依不饒,也是火了:“說什麼他也是小門小戶,他母親的事我也知道,是封了誥命沒錯,且不說是六品,就說他母親是和他爹私奔的,這就足夠惹人笑話了。何況,六品誥命算什麼,大嫂還是二品誥命呢,對不上門就是對不上門,我看哪,這個婚事得推拒了,說不成就不成,不過咱們王家是體面人家,就算要拒婚,也不能咱們來,得他自己說,大兄大嫂抹不下這個面子,我就來和他說,無非就是唱歌紅臉而已,讓他自個兒有自知之明,自己主動來把婚事退了,如此,既成全了他自己,也免得壞了咱們靜初的名節。”
王靜初忍不住了,俏臉一冷:“我不退,為何要退,我……我……”
劉氏氣急了:“你就這樣相中了他,他有什麼好?”
王靜初有話不好說出口,只是紅著臉,紅唇哆嗦的有點不知所以然,最後她咬咬銀牙:“我就相中了他,反正是不退的,我第一眼就相中了他,見他拿刀架在我身上,便覺得他不是尋常人,見他救了我父親我便感激他……自他來這裡讀書,每日在書閣中認真看書的樣子,我便喜歡他,自他要提親,我便決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這番話說出來,何止是劉氏,連王華也嚇了一跳,王夫人覺得說這樣的話不妥,忙是咳嗽。
便見這時,王靜初已是淚眼婆娑,咬著唇,似乎也發了狠勁:“嬸嬸這些話,太誅心了,他再不好,我既已有了決心,即便他永世不高中,跟著他吃苦,我也認了,我命裡就註定如此,今後誰再勸也不聽,你說我沒有廉恥吧,就當是沒有廉恥好了……我……我不准你罵他。”
劉氏惱羞成怒,便加大了音量:“這是什麼話,倒像是我害你,你年紀這麼小,懂個什麼,哎呀,快別說這些話了,咱們是餘姚王家啊,餘姚王家的大家閨秀,怎可說這樣的話,靜初……枉我這樣心疼你,你……”劉氏說著,便啪嗒啪嗒的落淚:“這不是為了你好,你看那姓葉的,什麼都不是,咱們是餘姚王家啊……”
正說著,門子卻是匆匆來報:“老爺,葉春秋……葉公子來了。”
葉春秋來了……
王華精神一震,又覺得有些緊張,自己可是派了人去看榜的,為何看榜的人沒有回來,葉春秋反而先到了。
“快,快叫進來。”
那劉氏聽了,也打起了精神,禁不住道:“好啊,來的好,正要見識見識,我倒看他有多厚的臉皮,非要娶靜初不可,哼……看他會不會自慚形穢,他若真為靜初好,就該斷了這門親。”
王靜初想求她不要胡說,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