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遇仙橋”),西面的橋取名為送仙橋。這一迎一送的景點,構成了許多美妙的想象,耐人玩味。
更有三月三各路神仙到此與民同樂趕廟會的傳說———有人在迎仙橋看見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斕的鮮花;有人在遇仙橋碰見騎驢的張果老與呂洞賓在觀賞蜀人的蜀繡竹編……時辰到了,神仙們離去時,站在亙古不變的送仙橋頭,向橋下的河中拋撒萬千珍寶。
傳說歸傳說!!!如今的送仙橋是成都知名的古玩市場,在業界非常有名氣,很多成都人都驕傲的說,北有秀水街,南有送仙橋!成為了成都古玩文化一條街,後來發展壯大為古玩城,非常有文化味道!
五年之前的周侃剛剛大學畢業沒有多久,就開始在這裡討生活,憑藉打工幾年的繼續,在這裡有了幾平方米的一個迷你小店,雖然是板房做的小店,但是在周侃的精心營造下,生意算算是可以。
“好玉,好玉”一個滿頭白髮的老者拿著一塊雪白的羊脂玉仔細端詳。那老者身材瘦小,滿頭白髮如雪,沒有一點雜色,雖然看上去年紀不小,不過精神很好,眼睛炯炯有神。
“這位老先生您放心,我的玉都是老貨,保質保量。”周侃微笑著,沒有絲毫虛偽,周侃雖然貪財,但心中小勝憑智,大勝考得的思想牢牢在心中,所以做生意還是很踏實的,這也是他這裡生意比較好的原因。
“這個周小兄弟的玉,別說是送仙橋古玩城,就是放眼整個蓉城都是數一數二的,大爺你放心,小周還是大學生哦,做生意誠信得很。”
旁邊書畫店的王眼鏡一邊拿著報紙一邊幫腔。
宋仙橋古玩城,平日生意冷冷清清,各家的老闆都在門口擺桌子喝茶,您可別擔心他們沒有生意,做這行的人都知道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行理,而且看到旁邊的有生意大都會來幫腔。
平日這裡的生意人更像文化人,一般就是打麻將,喝茶,交流古玩知識,說成都最休閒的人群是他們真是一點也不為過,連天天在“城市之心”辦公的金領都不如他們逍遙。
而這周侃卻是剛來這送仙橋才半年的新手,大學剛剛畢業就自己創業。他靠著大學幾年做多份兼職打工賺下的幾萬塊錢開了這家玉器小店,店門不大,就六七個平方,雖然他年紀不大,眼中功夫倒是不錯,而且為人比較厚道,做生意也很誠信。大家知道他家條件不好,都幫襯著,讓他在這裡站穩了腳跟。
“我上幾次就是在這裡買的玉,的確不錯”老者笑著點點頭。
隔壁瓷器店的李胖姐叫道:“王眼鏡,死到哪裡去了,有人看畫~~~~~~~~~~~~~~”胖姐的聲音猶如破空的響竹,傳得老遠。
“王叔,你去忙你的吧”周侃向王眼鏡感謝的點了點頭。
王眼鏡聽言大叫“來了,來了”,臨走還不忘又對那老者道:“這玉不錯~~~~~~~~”身子往後倒著三步一躍,跑了回去。難得有生意,王眼鏡確實有些激動。
那老者笑道:“現在像你這樣的老實商人不多見了,上次我的徒弟買玉就被坑了,不過那些奸商總有一天會被天打五雷轟的,別看他們現在這麼囂張跋扈。”
周侃笑而不答,顯然是不想拂老人家的面子。天打雷劈???是生活在古代麼?雖然周侃不是什麼非主流,但卻也不傳統。
“你不相信?”老人神神秘秘道。
周侃笑道:“老先生,不是我不想相信,但是以我專業來說,卻是讓我不能相信。不過我做生意的格言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
“你的專業?”忽然老人又老人滿懷疑慮的問道。
“不妨告訴您,我畢業於西南資訊工程大學,也就是以前的西南氣象大學,我的專業是電子資訊工程防雷技術方向,而我的指導老師也是防雷這方面的頂級專家,呵呵~~這雷我可是不怕的~~~~”周侃談起自己的專業,表現出了相當的自信心,誰讓周侃大大是出了名的優等生呢?
“電子資訊工程防雷技術方向?”老人唸叨著,眼睛發出光芒。然後笑道:“小周,這些玉石我都要了,存貨我也要了,不過我沒有帶這麼多的現金,明天你幫我送過來吧。”說著拿出了名片。
難得有這麼好的生意,周侃欣然答應了。
周侃覺得這個老人和顏悅色,也多次來買過玉,人還不錯,覺得這筆生意肯定也就八九不離十了,心中自然高興~~~~不過對於拿這麼多貴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