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頁)
�僥芤源鍰焯��
經過這麼一通勞民傷財的折騰之後,三日之內卻並沒有雨水降下。這頭算是白磕了,香也白燒了。神仙不頂用,李三思決定憑藉自己所學,琢磨出一個“人工降雨”之法解救旱情。他託人在一個廣有藏書的鄉紳家中找到了一本《水經注》,細讀了一遍,找到了記憶中的章節,細加揣摩,心裡慢慢有了底。
此事知易行難,真正實行起來,對天時地理要求嚴格。不說別的,光是空氣溼度這個條件就沒法子測量。一日,李三思正在家中為了如何測量空氣溼度傷腦筋,突然馮縣令就遣人急匆匆地來找他了。
原來,這是出了緊急的大事了。
第五十一章 一通海口一萬鬥
來人是馮縣令的親隨,對李三思說有緊急公事,馮縣令請他去縣衙商議。李三思到了縣衙之後,發現馮縣令,趙縣丞和丁師爺都已經坐在那兒了,一個個表情焦灼,愁眉不展。
事情歸根結源還是出在了這要命的旱災上。因為久旱不雨,莊稼薄收,米價隨之騰貴,本地許多不良商賈豪強趁機囤積居奇,為首的便是鄭伯爵府名下的米鋪糧行。尤其是這一個月來,米價暴漲了兩三倍,商家眼看有利可圖,旱勢難解,也就更加惜售。城中的普通居民早已積怨多時,恨不得食這些不良商賈們的肉。
因著一個買米的百姓偶爾和鄭家米行的一個夥計起了口角,終於引得群情激憤,數百人一齊圍了米行,要求鄭家米行平價售糧。鄭家哪裡肯答應?眾人便有動手哄搶的架勢,形勢已是一觸即發。若是當真引發群亂,起了民變,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情,在座的眾人一個個都落不了好。
縣衙能動用的兵勇捕快等不過數十人,控制不住局勢,也不敢當真硬來去強行驅散聚集的人群。否則要是惹出流血事件來,更不知有多大的後患。馮縣令剛親自出面去向人群講了一回話,勸了一回,迄無效用。眾百姓是不見糧食不散夥。李三思問明情況後,一時之間也是難有良策。
丁師爺忽然抬起頭來,兩眼放射出陰狠的光芒,道:“依我看,應當快刀斬亂麻,擒賊先擒王,出手抓幾個為首的鬧得兇的刁民,當場杖斃,殺一殺這幫亂民的氣焰!否則,他們搶了糧行,就敢搶富戶,接著就敢搶官庫,最後就敢造反。眼下正值大災之年,人心思亂,形格勢禁,必須從重從快。”
李三思一聽就立馬跳了起來,說道:“不可!一旦見血,必出大亂!”
丁師爺因著代兩名犯罪獄吏求情不成的事,與他早有芥蒂,當下冷著笑道:“李先生,你要是有不見血的好法子,那就使將出來呀!光是擺姿態做好人,能頂得什麼用?”
李三思聽出了他的敵意,也冷笑著道:“好!若是我不費一兵一卒平息此事。你該當怎樣?”
丁師爺嗤之以鼻,顎下一絡鼠須翹了起來:“你若是能不費一兵一卒平息此事,我向你斟茶認錯,尊你為大!若是你平息不了,徒放大話,又該怎樣?”
李三思道:“若是我擺不平這件事,我就向你斟茶認錯,尊你為大!”
馮縣令見自己的兩位左膀右臂賭上了氣,忙放話打圓場道:“都什麼時候了?要是這鬧出大禍端來,咱們得一塊兒去牢裡喝茶去,爭這個閒氣做什麼?”
他又轉頭看向李三思,滿是期待地問:“你真有什麼好辦法?”
李三思淡淡一笑道:“見機行事!”
馮縣令還以為他真是成竹在胸,聽他這麼一說,心裡頓時拔涼拔涼的,失望透頂。
李三思大笑著出門往事發現場去了,並不要人跟隨,也不帶一兵一卒。馮縣令等人放心不下,怕當真出什麼大亂子,便招呼了十幾名公差,也跟著趕去了。
穿過兩條街,便到了事發現場。鄭伯爵府的鄭記糧行跟前已經是圍了一大片百姓,擠得是水洩不通。人人攘臂聲討糧行坐地起價,牟暴利,坑百姓。李三思仔細聽了聽,這些人的訴求是要求糧行平價售糧,由如今的一百二十文一斗米恢復到從前的三十文一斗。
鄭記糧行的柵欄門關得死死的,十幾名店夥在後面死死地頂著柵欄門。外頭的百姓隔著柵欄叫罵,不時往裡硬擠。人群中不時有唯恐天下不亂之人起鬨大叫,煽動人心。
“鄉親們,咱們撞開大門,將糧行的米搶個精光!”
不遠處,有四五十名鄭府家丁手執棍棒和鬧事的人群對峙。形勢危急,一觸即發。李三思瞭解過清未湖南長沙的搶米風潮,深知大災之年人心思亂,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兒,勢必蔓延糜爛及於全縣乃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