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2/4 頁)
“您是位畫家吧?”
鍾嶽看了眼自己手上的畫板,這再說不是,那就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是的。”
“不知道能否請您幫個忙?”
“您說。”
“我叫吉旺,是敦煌學的成員之一,特地過來協助考古團研究這七十二窟內的經變畫,不過這石窟內一處重要的壁畫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模糊不堪了,我想請您幫助修復一下。”
鍾嶽微微一笑,“對不起,我並不是專業的壁畫研究員,所以這活不敢接。”
“我相信您可以的。”吉旺盯著鍾嶽的眼睛,“剛才您不是看到了麼?”
鍾嶽聽到吉旺玄之又玄的問話,也是眉頭一挑,這話,意思是他也透過石窟,看到自己了,是透露出來這層意思?
“那我嘗試一二吧。”
“放心,我們不是讓您直接在壁畫上修復,也不可能去這樣修繕文物,您只要在紙上繪製就好,請。”
鍾嶽拿著畫板,走了回去。
“吉旺老師……”
“這位是我的朋友。”
“哦,對不起,剛剛……”
鍾嶽微微一笑,看著站在警戒線邊上的年輕研究員,說道:“沒關係。”
“您叫什麼名字?”
“丘山。”鍾嶽由於不知道這個吉旺的身份,還是用了化名,畢竟他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年輕懵懂的無知少年。
“丘先生,不知道您是油畫家還是國畫家?”
“國畫。”
吉旺目露驚訝,說道:“會工筆嗎?”
“略懂。”
“那正好。這壁畫是盛唐時期所作,就是工筆人物畫,若是用素描油畫的形式復原出來,就失去原本的味道了,我就有預感,佛祖會指引我找到有緣人的。”
鍾嶽:“……”
這話說得有點玄乎了。
……
……
“吉旺法師,這……這就是你找來畫家?”在石窟內研究敦煌學術團看著鍾嶽年紀輕輕的,有些不太相信。
“這麼年輕的畫家,能有什麼本事?我看,還是把之前那幾位研究唐卡的老畫家找來吧,畢竟他們有經驗。”
吉旺搖了搖頭,說道:“不一樣。這壁畫的復原,不能按照唐卡的單一形式來複原,必須要有一定國畫功底的國畫家來複原,這位丘山先生,對於工筆人物畫很有建樹,所以我才請他過來。”
鍾嶽看著這位吉旺和尚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也是服氣,自己這才剛剛和他聊了幾句,這就很有建樹,還是被他邀請來的了?
他倆分明五分鐘前才認識好吧……
“是麼?我怎麼沒聽說過,國畫界有這號人物?”
“是啊,徐博士。我在甘州工作這麼多年了,也沒聽說過畫壇有這號任務。”
鍾嶽笑道:“吉旺法師,我看這畫壁上的殘破痕跡,不知道是不是彌勒經變畫?”
這聲詢問,頓時讓這敦煌學術團內的其他人驚了個呆。他們是經過多少次的資料採集,採訪高僧,從殘畫支離破碎之中,推測出一些有用的資訊。
彌勒圖只是第一步,至於能夠推測出經變畫,那更加是有些本事了。
什麼是經變畫,就是描繪佛經內容或佛傳故事的圖畫,又叫稱變相、佛經變相,所以能斷定是經變畫的人,本身對於佛經也是有深厚的研究,這樣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經變。
“吉旺……吉旺法師,是您告訴他的吧?”
吉旺法師搖了搖頭,說道:“我都還不敢妄下論斷,判定這幅畫就是經變畫呢。”
這下,敦煌學術團的人對於鍾嶽立馬刮目相看起來了。
“丘山先生,剛才多有失禮,還望見諒。”
鍾嶽眉頭緊皺著,“磨墨。”
“啊?”
鍾嶽手裡拿著墨硯,眼睛卻盯著壁畫之上,“磨墨。”
第499章 張面短豔
聽到鍾嶽“磨墨”二字,那個帶頭的徐教授短時間內沒太反應過來。不過好在身後的助力通識人情,立馬接過墨硯來,“我來我來。”
“丘山先生好大的牌面啊。”由於是吉旺和尚請來的朋友,也不敢將話說得太重,當然徐永年絕對不知道,這倆貨相識時間沒比他們長那麼幾分鐘。
鍾嶽不搭理,而是眼睛轉向吉旺和尚,“勞煩小師傅誦讀一遍《彌勒菩薩下生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