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消費能力的限制,煙、酒、米、面,除了一些必須的生活用品外,可能就沒什麼特殊東西了。
現在不一樣了,消費水平提高了,鄉里人需求也多了,小賣部裡的東西也變著花樣地增添了不少,尤其是孩子的零食,記得小時候,鍾嶽影響最深的就是糖果了。有便宜的糖果一塊錢二十粒的可樂糖,也有“高富帥”才吃得起的綠箭,花上一塊五,才五片。
“胖嬸,昨日託您買給來福阿伯的菜買了沒?”
胖嬸將藍色袋子拎到櫃檯上,“喏,剛買來的,都新鮮著呢。”
“謝謝了。”
胖嬸喝了口濃茶,那杯子上的茶垢,估計已經沉積了十幾年來吧,黑不溜秋的,“別怪胖嬸多嘴,上次不是來了個淞滬的老闆,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你趕緊打個電話過去,抓點緊。將來出人頭地,咱們這些鄉里鄉親的,也能在大城市有個熟頭不是。”
面對胖嬸的隱形投資,鍾嶽也只能笑而不語,拎起藍色的大袋子,眼睛掃到玻璃櫃臺裡頭的綠箭。
“這個口香糖,給我來一個。”
“啊?哦,好。”
胖嬸肥肥的手拿過一根口香糖,遞給鍾嶽。
“胖嬸送你的,不要錢。拿去吃。”
鍾嶽笑笑,這就算投資嗎?他摸出幾個鋼,“多少錢,這怎麼好意思呢?”
“哈哈,一塊五。”
鍾嶽把錢放在櫃檯上,“走了哈。”
一塊五,十年前的價格,如今還是這麼個價錢,有些東西,十年前算是奢侈品,十年後,就不是了啊。
鍾嶽拎著袋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他勸過張來福,讓他住到小荷山來,畢竟他家水電設施什麼的很完善,不過張來福拒絕了,說是習慣了,再換地兒就睡不著。
鍾嶽走進張來福家院子,喊了一聲,“師父。”
張來福伸了伸懶腰,“去,把制筆的活兒好好練練。”
“誒,好。”鍾嶽知道,張來福這輩子已經沒什麼追求的了,唯一希望的,就是他這身手藝能夠後繼有人。
制筆的手藝,筆毫脫脂沒什麼技巧,手頭功夫全在水盆裡,鍾嶽如今也能夠獨當一面,拿著鐵鉗將整理好的筆毫在水盆裡梳理整齊。
搓成圓柱狀,將雜毛抽出,筆頭的末梢,用松香固定,這些活兒,看似每一步都沒什麼太多的技巧性,然而就是一些細微的詫異,就能夠影響整支筆的書寫手感。
吃午飯的時間還早,張來福收拾利索了鍾嶽拿來的食材,就過來指點鐘嶽制筆上的缺憾。總體還是挺滿意的,便點了根菸,樂呵呵地坐在一旁抽菸,“讀了大學的人還是腦子靈光。我們那時候,這水盆裡的活兒,練上個一年兩年的,都不見得有你這幾個月的水平,再有個一年半載的,你也就能出師了。”
鍾嶽好不容易從張來福口中聽到了一句讚美,也開心的笑了。
幾家歡喜幾家愁,吳中賀看著已經被擠癱瘓的公眾號投票平臺,臉上的驚訝之色難以掩飾。
他沒想到,一個市級比賽,居然可以把投票平臺給擠爆了!
現在的平臺已經無法投票了。
第一名,六十號作品《誰的青春無暇》
八萬九千零三十二票。
前頭五十九幅作品加起來的票數,還不及鍾嶽的一半……
鍾嶽原以為周清雨轉發他的作品,也就那麼一回事,然而他低估了明星的影響力。就是這麼一條簡簡單單的微博,硬生生地將那個公眾號投票平臺給擠爆了。
書法,對於大多數沒有造詣的網民來說,他們並不講究什麼章法、筆法,只要能夠讓他們賞心悅目,那就是佳作。尤其是鍾嶽這樣的楷體作品,又有意境又有內容的,更是勾引起來不少人對於青春的回憶。
有些東西本身沒有附加這麼多內容和內涵,然而引起共鳴之後,延伸拓展開來,便形成了一股潮流。
在這個文化缺失的年代裡,書法,彷彿被人遺忘到了一個角落。大多數人對待會寫書法的人,都是呈一種敬佩的狀態。
“呀,你居然會寫書法。”
“這麼厲害,居然會書法,字寫得這麼好看。”
這就是普通人對於書法的態度,覺得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
軟筆跟硬筆,確實成了許多人接觸書法的一道門檻。所以不少人接觸書法便從鋼筆入手,這其實和傳統的書法相去甚遠了。
徽大、美院等高校貼吧都炸鍋了。周清雨轉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