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啊?我好像沒有見過錢老您這弟子吧?”
“你是不曾見過,但是《六甲靈飛經》的排版,那都是阿峰負責的。”
“哦,這樣……”
錢筠堯拄著柺杖,說道:“你現在可是一帖成名了,《黃酒帖》,寫得好!”
“哪裡,您過獎了。”
“這次你能過來,我很高興。如今西嶺每年才召開一次理事會,兩年舉行一次社員雅集,五年召開一次社員大會和社慶活動,你來得巧了,這回理事會、社員雅集和社慶活動,正好聚到了同年,準備大辦一次呢。”
鍾嶽一聽,這倒是趕巧了,便問道:“這麼巧?那在什麼時候?”本來曹丹青已經因為鍾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日程安排有些不爽了,如今若是再請假到元旦,那這個學期,鍾嶽可真的就像是在打醬油了。
“師父,照規矩,非印社的人,是不能參加本社活動的。”中年男子提醒道。
錢筠堯眉頭一皺,“通融一下,應該沒什麼問題。”
“恐怕不好吧。”馬峰臉色有些尷尬地說道。
師父盛情邀請,徒弟立馬反駁,氣氛瞬間就有些尷尬了,鍾嶽微微一笑,“沒關係,錢老。我不參加也無所謂的,本來就是過來玩玩而已。”
錢筠堯訕訕一笑,說道:“先不說這個,守雲說了,你來了一定要見見。阿峰,你去安排一下鍾嶽的住宿,鍾嶽,來,我帶你好好轉轉這裡,晚些的時候,一起吃個飯,和西嶺如今的常任社員見見面。”
“那麻煩錢老還有馬先生了。”
“不客氣。”
如今,趁著《黃酒帖》未涼,鍾嶽覺得,劉同的倡議,是時候提一提了。
第二九三章 漢三老石室
錢筠堯顯然對鍾嶽能夠來臨安十分欣喜。
一般人,他豈會親自過來迎接,馬峰剛走,便興致勃勃地帶著鍾嶽在西嶺印社山址拾階而上。
“百年之前,幾位專攻印學,兼及書畫的印學大師就在孤山下創立了印社,砥礪百年,幾代人的傳承,西嶺才有了天下第一社的美名,不知道當初張鶴平有沒有將我的意思帶給你?”
鍾嶽一愣,問道:“張醫師倒是幫了我不少忙,不知道錢老還有什麼事要張醫師轉達,直接與我說豈不是來得更方便?”
錢筠堯看著鍾嶽,瞧著態勢,是忘記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便轉達,便酣然一笑,“算了,當時沒說,現在就不提了。”
“……”
要是歐陽明這樣欲說還休的叼樣,早就被他一腳踢過去了,這不是吊人胃口嘛,但是這位老古董一腳下去,估計半條命沒了,也只能是忍了。
“我帶你看看我們西嶺的第一石。”
“第一石?”鍾嶽聽著這個名號,倒是挺狂啊。
青山常綠,在掩映之中,兩人兜兜轉轉,到了一處斗拱四角石室。
“漢三老石室?”
“聽過嗎?”
鍾嶽畢竟不是萬事通,事先也未做過功課,搖頭道:“有些孤陋寡聞,未曾聽說過。”
“咸豐年間,餘姚出土了一塊漢代的石碑,稱之為‘三老碑’,被譽為‘浙江第一石’。此碑先為餘姚周世熊所得,後歸丹徒陳渭亭所有。二一年的時候,外強欲從陳手中買走此碑,當時社長吳昌碩吳老集全社之力,籌資八千大洋,才將此碑保下,藏於本社之內,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鍾嶽聽著錢筠堯的介紹,一齊走進了這處古蹟,心裡感慨,那時候的文人書家,才是真正的大家風範,和如今書壇的風氣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個建築也好奇怪啊。”
錢筠堯笑道:“老石室仿吳越寶篋印經塔,重簷攢尖頂,頂部又是一個小型的石質寶篋印經塔,造型結構是僅有的孤例,你在別處可看不到。”
鍾嶽張望著石室四周,看到這塊有著百年佳話的石碑,被一個大大的玻璃罩固定著,便湊近了去看。
這塊石碑,比當初藏在他家中的那塊相比大上一倍,不過由於年代久遠,石碑早已經風蝕得很模糊了,稜角殘缺,表面的字跡倒是可以吃力地用肉眼看清。
“這個字型非篆非隸,金石味倒是挺厚重的。”
書法,其實是慢慢演變的。我們說的隸書、小篆,那只是成熟時候的整體風貌,這塊石碑上的字型,介於隸書和篆書之間,這種整體上偏向扁平的書體風格,雖然和如今大眾的審美觀不符,但是在書家眼裡,卻是另一番滋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