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居然四橫成了兩橫,這個就有些不能理解了。然而雖然筆劃少了,卻絲毫沒有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彷彿這副隨性而寫的作品,每一個字,都是靈活驚豔的。
不少人,看到這《黃酒帖》的時候,都還沒反應過來這是何人所作。因為鍾嶽這個落款寫得太潦草了。甚至有些書法不精之人,以為是哪個剛剛出世的名帖,愛不釋手地上手臨摹起來。
錢筠堯同屬西嶺書派,在收到趙永勝傳來的圖片之後,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此鍾嶽和之前那個鍾嶽,難道是同一個人?
他怎麼能是同一個人!
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啊!
在他的印象裡,鍾嶽的漆書了得,小楷也可圈可點,所以才會不惜直降身份,與他聯名出書。如今那本《六甲靈飛經》全本,在幕後推手運營下,力爭拿下今年書法圈第一齣版物,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然而當看到這幅《黃酒帖》的時候,錢筠堯還是很難將這個鍾嶽,和當初那個書齋裡見面的鐘嶽聯絡到一起。
趙永勝臨摹了三遍,還是無法臨摹出來鍾嶽的筆意,這就是行書的特點,靈動的筆意,你根本不知道,書作之人,這運筆的手法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好與壞,可能就在一念之間,筆毫的絲毫差距,就是法度外和法度內的事情了。
不少行書愛好者,都在臨摹這個橫空出世的《黃酒帖》。並不是鍾嶽名聲已經大到了這個地步,然而這幅作品很有趣。
如果要概括鍾嶽這幅作品的特點,用一個字來描述,那就是急。
簡筆也好,缺筆也罷,還是越到最後的潦草,無不體現出此人似乎非常想完成這幅作品而離去之意。但是這和普通人在匆忙下寫的潦草又有不同,就是不論是單個字還是整體去看,給人一種急中帶穩的感覺。
字的框架、整個架構,皆是險中求穩,這是一種水平。技癢難耐的書者都在模仿鍾嶽的寫法,想要學習這種有趣的筆法,然而就像趙永勝臨摹嘗試三遍,還是不得法門一樣,不少人嘗試了好幾遍,都失敗了。
鍾嶽可以做到在法度的邊上游走擦邊,但是大多數人做不到。
永字八法,就像是給字套上了一個框架法度,用得好,那麼就是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反而成為一種束縛。
為什麼不少人開始練習都會借住米字格、田字格,越到後來,等書法成熟之後,就慢慢脫離這些輔助線,就是因為這些輔助線,也會成為一種束縛。
鍾嶽一直在觀摩永字八法,至於為何每次都是看了一遍之後,儘量等快忘記了後才去琅琊王氏臨摹《蘭亭集序》,這是王要求的。
你可以看不懂怎麼做到寫活,但是也別去把字寫死了,這就是為何蘭亭集序之中的二十個“之”字,沒有一個“之”是一樣的原因。
永字八法,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公式。
黃酒帖這個稱呼,是從趙永勝的部落格裡沿用來的。這個年代,還在用部落格的,已經是落伍的存在了,然而不少接觸到電腦之後,又不願意改變習慣的老年人,還在用著這個“古老”門戶頁面。
一些書法名流,也是被趙永勝當晚的那篇大力讚揚《黃酒帖》的文章上,摘出了鍾嶽的這幅作品。
也有不少書家批判地表示,大言不慚。如此年輕之作,何敢以帖呼之!當然,讚譽聲將一些負面評論淹沒在了聲潮裡。
劉同一樣看到了鍾嶽寫的《黃酒帖》,行書,寫得好和差,其實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自然不做作。
不少寫行書的人,很喜歡故意將筆劃勾絲連帶得龍飛鳳舞,有些更是潦草難認,但是鍾嶽這幅作品,別說專業的書法人士,就是普通網友,都認得出字跡來,而且讓人看得到字裡行間的意韻,這就高人一籌了。
鍾嶽的行書,上呈魏晉筆意,又有神人九勢的意韻,自然是常人無法臨摹到神韻的。
最近,鍾嶽這個名字,在書法界也是越來越多次數的被提到,這次的《黃酒帖》橫空出世,更加是給人留下個一個深刻的印象。
這個人,不簡單!
簡單的人,會在國賽上隨性而為?
簡單的人,會真的拎著一罈老花雕,去給一個好幾百年之人的墳頭供上?
徐渭的墓,慶幸不是景區,也慶幸沒有惡犬。不然一代鬼才,若是淪落到生前落魄半生,死後還要被後人當成一個景區不得安寧,那真是太慘了。
敬拜山陰徐文長。
這七個字,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這是何等的鬼才,居然會真的買酒去祭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