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正在眾臣面面相覷的時候,只見從從面緩緩的出來一人,眾臣細看之時,只見來人不是別人,而是先皇身邊的貼身太監蘇培盛!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怎麼來了?莫非是……
第三十八章
文武百官看著那高高在上的御座,再看看走出來的蘇培盛,一時間都沒有了主意,相互看了看,從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出了同樣的東西——蘇培盛之所以站在這裡,不就是正自證明了那個人在?有些大臣甚至都要站不住了——要是那主真的來了,這朝堂之上站立的眾臣有幾個能得到好處?
“眾位大臣接旨!”蘇培盛絲毫沒有理會下面百官的竊竊私語,直接站在上面朗聲說道。
“臣接旨!”文武百官慌忙跪倒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三皇五帝而來,以寬仁而治天下,則風調雨順,此乃皇帝並天下萬民之幸事。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自即位以來,好大喜功,識人不明,不慈不義,偏聽偏信。掌管朝政二十年,各地均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更有貪腐不義,任官唯親!有此皇帝,實乃國之不幸,家之不幸,臣之不幸,民之不幸,大清未來之不幸!著其至宗人府中靜思己過。遂只留其乾陵之年號。待其悔過之日再行任用。欽此!”
眾臣未及領旨,蘇培盛卻又拿出一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現在宗人府中思過,不能上朝,但是世間萬事豈能如此荒廢?著恂郡王愛新覺羅。胤禵即日起掌管朝政。凡事皆聽其一人之話!欽此!”
“臣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僅僅停留了幾秒,太和殿中響起了接旨之聲。
萬歲之聲還沒有從大殿之上消散,只見恂郡王愛新覺羅。胤禵從後面走出,頭戴龍冠、身穿龍袍,足蹬龍靴。緩步走上那高高的御座之上。坐在上面端的是威嚴十分。胤禵坐在那裡,心間不是個滋味,當然了。那種將宇宙萬方都踩在腳下的感覺著實是不能比的,但是他卻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向自己湧來——他後悔了,要是知道坐在這裡是這樣一種感覺,還跟著自己的四哥爭什麼?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清清靜靜的在家中待著。過了一會兒,胤禵的思緒才又飄回了大殿之上,他看著底下跪著的文武百官,緩緩的抬手慢慢的說道:“平身!”
“謝……”文武百官面面相覷,這要說什麼?愣了一會兒才參差不齊的說道:“謝萬歲!”站起身後,眾人看看正坐在那裡的胤禵,又相互看看,誰都沒有從剛剛的那兩道旨意中緩過神來。那種口氣,分明就是先皇的口氣!那這樣說……文物百官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麼快就來了!
胤禵本來就是一個愛清靜的人,稍微有一點子聲音他都受不了。因見大殿之上的群臣只是面面相覷,還隱隱傳上來一句兩句的私語之聲。胤禵知道這是為了什麼。昨天還是個郡王,今天就能坐在這裡執掌朝政。任是誰也是一時之間接受不了吧?胤禵坐了一會兒,一句話也不說。見底下還是不見安靜,胤禵一改往常的脾氣,只是一拍御座就站了起來。文武百官見如此,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全都怔怔的看著他。胤禵一邊在上面來回的踱著步子一邊說道:“看來眾位大臣剛剛在朝房之中沒有聊夠,而或是我這個郡王壓不住你們,既然這樣,本王在這裡坐著也沒有什麼好處,只會妨礙眾位大臣聊天的興致。那本王就先行告退。等眾位大臣聊夠了驚訝夠了咱們再上朝。”說著也不管驚訝的眾臣,就往後面走去,走了兩步又說道:“我不是皇帝,自然管不了眾位大臣,咱們就有事好商量。眾位大臣想要什麼時候上朝咱們就什麼時候上朝!”
見胤禵就這樣離開了。文武百官站在那裡,看著那個高高在上卻空空如也的御座。全都不知所措。大家都知道,這就是要變天的意思,也都知道,今天的這位郡王之所以可以過來這樣上朝,只怕是後面有著那個人的支撐——要不然,哪個人願意讓出自己手中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力?見這位郡王離去,殿上著實熱鬧了一番。可使也不能老是這樣待著不上朝呀!眾人面面相覷,誰知道這又要出什麼事情?愣是誰也不敢去找。最後還是滿漢兩位中堂前去尋找這位郡王。
“我說你也就是沒有當皇帝的料!”胤禛等人見胤禵這樣早就回來了。驚訝於胤禵的能力之高,處理政務之快。在聽胤禵輕描淡寫的說了剛剛的事情之後,別人還可,只是這胤祥已經是笑到不行,指著胤禵說道:“剛剛坐上龍椅,看看你這樣子,就把人家扔在那裡不管,還知道自己姓什麼不?”
“我怎麼了?”胤禵不甘示弱的說道:“不這樣我能壓得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