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兵救走,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訊息傳回興慶,凌越立即帶兵五萬趕往臨澤,在永昌一帶與突厥遭遇,首戰告捷,收復民樂、山丹兩城。大軍逐步往張掖推進,收拾起部分殘兵,但一直沒有父帥的訊息。
突厥據城而守,暫時與大秦成相持之勢。凌越將大軍安置在民樂一帶,偷偷帶兵出城尋找父親,不意中了突厥圈套,突圍中被暗箭所傷,因箭上有劇毒,不治而亡。
之後突厥趁勢攻打民樂,趁靖北軍內亂的時候出其不意一舉攻破民樂,而後大軍一路南下,將永昌、武威、古浪等地劫掠一空,百姓們紛紛南下逃亡。
從前突厥進犯,一直都以興慶、中衛、中寧一帶以北為主戰場,所以靖北軍的主要兵力都分佈在這一帶,想不到這一次他們竟然用了疑兵之計,在興慶城外擺開陣勢,將靖北軍主力都拖在這裡,卻又在嘉峪關外買通姦細發動偷襲,如果等他們繞到興慶後兩面夾擊破了興慶防線就糟糕了。
靖北軍先後失去主帥和少帥,最後總算在軍師楊信的帶領下在金城(蘭州)站穩了腳跟,與靖遠、中衛、興慶連成一線,共同抗敵。同時,楊信帶兵離開興慶之時也安排了親兵護送永樂公主和淩氏少夫人(桑雨煙)南下,估計十日後可以到達長安。
李明道看著遲了三天才到達的詳細奏報,依舊是半信半疑。
淩氏在興慶經營多年,靖北軍乃是大秦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怎麼這麼容易就被擊潰了?凌青雲可是一員老將了,生平從無敗績,防守也一直很嚴密,怎麼會被人刺殺呢?還有凌越,看起來那麼穩重的一個人,竟然也中了突厥的埋伏?真的是因為心急父親安危被人利用還是有其它原因?
李明道細細研究這份奏報,問題似乎都出在暗殺、暗箭上面。究竟是什麼人跟淩氏過不去呢?還特別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搞暗殺。若說是突厥的陰謀詭計,看他們以往的戰例似乎沒那樣的能耐;若說是淩氏的仇敵,也不至於在突厥進犯的時候刺殺吧?……難道是杜氏餘孽?
李明道召集幾個心腹連同兵部尚書和幾名侍郎一起商討。邊關失守,失去長城的阻攔,突厥鐵蹄南下長安可就太快太容易了,萬一楊信帶兵抵擋不住,大秦只怕……
“現在必須往西北增派援兵!”桑陌憤然道。
這不是廢話麼?當然要增派援兵,可是,援兵從哪裡來?由誰帶領?
“目前江南賤民動亂已經平定,可以讓平叛大軍北上支援靖北軍。”馮秋陽建議道。
周鑫立即搖搖頭。“遠水救不了近火,從江南到西北,就是急行軍也需要兩個多月,更不用提這一路需要耗費的糧草了。”
“淩統領怎麼看?”自從三天前得到訊息,李明道就一直沒有睡好覺。他神情很是疲憊,眼中已經有了血絲。
“哼!”不等凌夏開口,陸西竹就冷哼了一聲。因為淩氏的靖北軍在西北失守才導致如今的危機局面,陸西竹現在很看不起淩氏一門的人。什麼國之棟樑,什麼大秦的鋼鐵長城,傳得多麼了不起,結果呢?不到兩個月就給突厥打敗了。
“淩氏一門愧對皇上隆恩,臣,臣願親自去西北,收復失地,為父兄報仇!”凌夏眼中泛起血絲,神情很是悲憤。
嘉峪關失守,李明道心裡自然也是怨怪凌青雲父子的,可是看著凌夏眼中的愧疚和悲憤,想著淩氏本來也不是無能之輩,之前也頗多戰功,再怎麼不濟也是死在戰場上的,如今淩氏就剩下凌夏一員大將了,他也不好多加責怪。
“可是如今,沒有援兵啊!”李明道低嘆道。
“臣以為,可以從地方抽調城防軍,從長安到金城,沿途郡縣每城抽調兩千人,到了金城也有五萬餘人。”
凌夏現在的表情可不是裝的。他知道二哥與穆甘曾經密探達成了協議,靖北軍佯敗,突厥進關,引皇帝親征,計劃中倒是提到過,但爹爹被刺失蹤卻是計劃中沒有的,目前卻已經被證實是真的。那麼計劃中的二哥陣亡,到底是真是假?難道是突厥背信棄義?凌夏細細一想,覺得很有可能。
突厥狼子野心,與他們合作本來就是與虎謀皮,當初他就不同意,可是二哥讓他不要擔心,說他自有計劃。凌夏想著二哥向來穩重,又有爹爹和楊先生在,便沒有插手,只負責江南的戰事。
現在這個狀況,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凌夏焦慮不堪,只想快點帶兵去西北查探清楚。
李明道細細考慮了凌夏的建議,覺得可行。這時,凌夏又道:“如今江南動亂已經平定,可以讓江大人帶兵進京,再設定一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