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1.公元1848年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22.公元1920年印度甘地的《非暴力權力運動》,甘地因提倡非暴力運動爭取民族獨立,被印度尊為“聖雄”。
23.公元1925年孫中山北伐前發表的《中國致世界各國宣言》,是中國當時的革命文獻。
24.公元1941年的《大西洋憲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的文獻。
25.公元1945年由一批科學家對世人提出的忠告《法蘭克報告書》。
26.公元1945年的《聯合國憲章》,是組織聯合國的根本檔案。
27.公元1946年日皇裕仁的《新年祝辭》。
28.公元1961年法蘭茲·化隆的《第三世界呼籲書》。
29.公元1963年羅馬教宗約翰23世的《Pacemln Terris》。
30.公元1972年的《先鋒十號宇宙通訊圖版》,這圖版是代表地球人類同太空人的通訊聯絡,表明科技已進入了征服太空的新時代,雖然只是一個圖版,但包含有極豐富的內容與含義。
(摘自《集萃》1982年第4期)
人生
新民晚報
季羨林
在一個“人生漫談”的專欄中,首先談一談人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認為,對於我來說,這個題目也並不難寫。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經滾了八十多個春秋了。天天面對人生,時時刻刻面對人生,讓我這樣一個世故老人來談人生,還有什麼困難呢?豈不是易如反掌嗎?但是,稍微進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問:什麼叫人生呢?我並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眾生中也沒有哪一個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談人生者眾矣。什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人生的價值,花樣繁多,撲朔迷離,令人眼花繚亂。然而他們說了些什麼呢?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是越談越糊塗。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哲學家的哲學,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們的哲學同吾輩凡人不搭界,讓這些哲學,連同它們的“家”,坐在神聖的殿堂裡去獨現輝煌吧。
像我這樣一個凡人,吃飽了飯和沒事兒的時候,有時也會想到人生問題。我覺得,我們“人”的“生”,都絕對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先制訂一個誕生計劃,然後再降生,一步步讓計劃實現。只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眾生。先考慮要降生的國家,再考慮要降生的父母。考慮周詳之後,才從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輩凡人。
吾輩凡人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被動的,一點主動也沒有。我們糊里糊塗地降生,糊里糊塗地成長,有時也會糊里糊塗地夭折,當然也會糊里糊塗地壽登耄耋,像我這樣。
生的對立面是死。對於死,我們也基本上是被動的。我們只有那麼一點主動權,那就是自殺。但是,這點主動權卻是不能隨便使用的。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講了那麼些被動,那麼些糊里糊塗,是不是我個人真正欣賞這一套,讚揚這一套呢?否,否,我決不欣賞和讚揚。我只是說了一點實話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覺得,我們在被動中,在糊里糊塗中,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
我勸人們不妨在吃飽了燕窩魚翅之後,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後,或者在卡拉OK、高爾夫之後,問一問自己:你為什麼活著?活著難道就是為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為了忍飢受寒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謂予不信,請嘗試之。
人生試金石
(8題)
臺港文學選刊1992。7
王鼎鈞臺灣棄友航海有時需要棄船”,人生有時需要“棄友”,二者皆是非常之舉。 “朋友是裝在兩個腔子裡的一個靈魂”,倘若如此,根本沒有“棄友”一詞。
但交友選擇錯誤,或朋友的人格起了變化,這就發生如何由朋友變成非朋友的問題,棄友不得法往往使一個龐大的正數突然變為負數,殊非吉事。
文中子早就警告我們:“先交後擇,多怨。”那時,朋友與仇敵亦如剃刀邊緣。如果要“棄”的是一個異性密友,就更不簡單了。
兩種知己“沒有愛人是寂寞的,沒有仇人也是寂寞的。”培根這句話好大的口氣!沒有愛人而寂寞是一般常人的感覺,沒有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