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劉秀看完後眉頭緊鎖,隨後緩緩舒展開,向身邊太監頭子鹿九忠呵呵笑道:“有人拿朕的理想和朕的子孫威脅朕。九忠,你說朕要不要見他?”
鹿九忠雖未看到帛書的內容,但從主子的語氣也能推測出上面的內容並不討喜,他小心翼翼道:“奴才聽從陛下吩咐,陛下若想見他,奴才拼卻性命保護陛下安全,陛下若不想見他,奴才這就帶人將他抓起來聽候陛下處置。”
劉秀忽然轉移話題道:“九忠,你跟朕多長時間了?”
鹿九忠不假思索道:“奴才建武元年選入宮廷,一直侍候陛下左右,至今整整三十一年。”鹿九忠清楚自己這位主子的性格,心細入微,行事謹慎,一旦出手又決絕狠辣,面對這樣一個人他時時刻刻都陪著小心,事事謹守本分。
劉秀嘆道:“三十一年啊,人生過半春秋,連你都不敢給朕提建議,看來朕真成孤家寡人了!”
鹿九忠匍匐在地,頭顱埋入兩袖之間,一句話也不敢接。
片刻後聽劉秀說道:“你代朕去迎一迎這位道長,就引他到冬觀樓吧!”
鹿九忠身體微不可察顫抖一下,他順勢半直起身子,彎腰倒退出大殿。
王城宮門外,望著威武雄壯的洛陽皇宮,張慕仙不禁感慨:“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百代行善得一世帝王,果然艱難。”接著心中暗思:“隗塵定是將我的情況毫無隱瞞報告給了劉秀,不知這位布衣天子有沒有膽量見自己?”
閒來無事張慕仙開啟靈目向皇城上空望去,立即看到震懾心神的景象,一條長俞千丈的五爪金龍正盤在皇城上方天空中埋頭沉睡,雄壯的體格將整個皇城全部罩在其中,四面八方不斷有星星點點的金光飄來,一一融入金龍體內。
張慕仙認出此五爪金龍正是東漢王朝的龍脈所在,乃是天下億萬子民對東漢這個國家虔誠的信仰之力聚會而成,望著龍身上席蓋大小的鱗片,心道:“此龍只怕有天仙境的修為,有它震住國運,任何邪魅都不敢踏入王宮之內。”
金龍感受到張慕仙的目光,猛然轉過頭來,王宮上空立即風雲變幻,兩顆燈籠大小的眼睛凝視著張慕仙,將張慕仙全身上下掃視一遍,這才緩緩轉過頭顱繼續埋頭沉睡。
張慕仙在這條金龍眼中看到一股暮氣,心道:“難道劉秀身體出了問題,快要駕崩了?按馬援所說,劉秀今年才五十多歲,不該如此早亡吧!可惜自己前世讀書不多,並不清楚劉秀何時身亡的。”
“這位道長,陛下宣你去冬觀樓!”一道尖細的聲音打破張慕仙的沉思。
張慕仙抬起頭,見一個身材肥碩如富家翁一般的太監正向自己說話,他後背微微彎曲,作謙虛狀。
張慕仙頷首示意,跟隨太監走入皇城。那太監雖身材肥碩,但行走起來落地無聲,猶若鬼魅。
張慕仙細心觀察他走路的方式,見他每次邁步都邁的極低,先以腳尖著地,腳後跟從不跟地面接實,身體略微前傾,步伐輕巧靈動,心道:“這樣的走路方式定是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而且這太監必然有功夫在身,否則怎能將身體平衡把握的如此之好?”
二人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張慕仙一直在觀察皇宮佈局,前世之時他連故宮都沒有參觀過,眼下有機會見到真實的皇城,怎能不遊覽一番?那太監是出於職業習慣,故而謹言少語。
太監將張慕仙帶到冬觀樓,向正在案几邊讀書的劉秀叩首道:“啟稟陛下,奴才鹿九忠奉旨將這位道爺帶來了。”
張慕仙身體挺直,向劉秀望去,正迎上劉秀溫和的目光,見他相貌清瘦,頷下留著三縷飄逸的長鬚,心中讚道:“劉秀年輕時定然是個美男子。”
劉秀和張慕仙目光一觸,眼角流露出一絲笑意,起身呵呵笑道:“見到道長朕就想起布衣之時,少規矩,少束縛,人自在。”
張慕仙稽首道:“貧道張慕仙見過陛下!”心道:“劉秀難道在提醒我跪拜?”
劉秀的行動打消了張慕仙的疑惑,他一把抓住張慕仙的手解釋道:“朕之言語盡出本心,道長萬勿見疑。朕之少年知交已零落大半,見到道長就能想起少年時光,怎能不心中歡喜?”
張慕仙被劉秀攜到案几一側,劉秀像一個好客的主人,親自為張慕仙斟上一杯茶,這才笑問道:“道長仙府何處?朕一向仰慕世外高賢,時常羨慕高祖皇帝有子房仙師輔佐。”
劉秀一句話透露出兩層意思,一在打聽張慕仙的跟腳,二在向張慕仙伸出橄欖枝,流露出招攬之意,二者孰真孰假不好把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