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沒看出來李指揮還是如此忠心於大王的人!不過本將可沒有投靠朱全忠,倒是有人投靠了朱全忠,本將星夜來此便是奉吳王之命前來抓捕背叛了大王的逆賊!”
“逆賊?誰是逆賊?為何不下令給朱使君讓他抓捕,卻要讓你們來此抓人?”
“呵呵,若是這個逆賊便是朱延壽他自己呢?”
“什麼?朱使君投靠了朱全忠?”
……
史儼可沒多少時間和他多解釋,匆匆說了幾句後便道:“如今李承嗣將軍已經親自率領大軍為先鋒,世子也率領數萬大軍向壽州趕來,目的就是進城抓捕逆賊朱延壽!你等壽州將士在此抵抗朱全忠多年,為我淮南北方屏障,有功而無過!只要接下來不投靠朱延壽逆賊,便是大功一件;若是從賊,殺無赦!何去何從諸位可一言而決!”
李指揮等人自然選擇服從,只要史儼他們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全忠,那麼楊行密是不是要對付朱延壽就不是他能管的。
更何況他又不是傻子,在這麼多弓弩瞄準之下他可不敢亂來,反正他本來就是為楊行密效忠的,此時聽從他們的軍令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過了不久,等李承嗣率領上千騎兵進城後,李指揮更是慶幸自己沒有做傻事,連李承嗣都親自出面了,那麼肯定不是史儼、呂師週二人投靠朱全忠了,而是楊行密要對付朱延壽了,至於朱延壽是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全忠這時反而不重要了。
不久,一位長劍都的密探從陰影中鑽了出來,見到李承嗣後立即說道:“啟稟李將軍,崔將軍那邊已經控制了內城城門,沒有驚動朱延壽,但唯恐生變還請將軍速速趕過去!”
這也是李承嗣比起安仁義他們來更有優勢的一點,張灝在廣陵牙城中只能安排幾個刺客進去,但李承嗣他們卻有崔太初這個朱延壽的親軍指揮當內應。
負責守衛內城計程車兵都是崔太初的直接手下,有他親自接應,自然比安仁義他們方便很多。
李承嗣點點頭,這些都是提前計劃好的事情,如今聽了密探的話他也不奇怪,當即下令道:“緩步前進,儘量不要造成太大動靜!”
他們已經在沒有驚動城中其他守軍的情況下成功控制了城樓,所以此時並不需要像安仁義他們那樣全速奔行去搶佔內城。
畢竟騎兵全速衝鋒起來動靜太大,極有可能會驚動內城中正在休息的朱延壽,而緩緩前進的動靜就小多了。
壽州城乃是大城,與廣陵相比也一點都不小。李承嗣率領騎兵緩緩前進,過了許久才接近內城城門。
城樓上,崔太初正在焦急的等待著,雖然他率領心腹控制了城樓,但誰也說不準他的手下有沒有朱延壽的死忠,若是他們意識到不妙暴起發難,必然會驚動朱延壽。
好在等到李承嗣騎兵趕到後守軍士兵還安安靜靜的呆在那裡,並沒有人作出反抗。
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
刺史府中,雖然崔太初盡力維持局面,李承嗣也儘量不弄出大動靜,但朱延壽依然被驚動了。
並不是有誰來給他報信,事實上他為人殘暴好殺,在壽州軍隊中並不怎麼得人心,在崔太初出面控制局勢的情況下,內城士兵並沒有被驚動;然而李承嗣率領的畢竟是上千騎兵。
上千騎兵即便是緩緩前進造成的震動依然在寂靜的夜空中能傳播得很遠,事實上李承嗣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快要接近內城時他便下令全速衝鋒,迅速殺入內城。
騎兵衝鋒的震動雖然稱不上地動山搖,但地面的震動卻能感受得到,更何況朱延壽這樣的宿將,在感受到地面的微微顫動後便反應過來。
“騎兵衝鋒!”
頓時他的臉色慘白,且不說他沒有下過讓騎兵行動的命令,單單是造成這種震動的情形他便知道這是至少上千騎兵才能造成的效果。
而壽州軍隊中騎兵數量少得有限,主要都是步兵,哪裡來的這麼多騎兵?
有這麼多騎兵的要麼是朱全忠的手下,要麼就是他那位姐夫吳王楊行密的麾下。而朱全忠一來正在全力對付王師範,加上與他暗中已經結盟,所以應該不是他的部下騎兵。
二來對方能在不驚動他的情況下就殺到這裡來,這絕對是是有內應在幫助,而壽州城晚上內外城門都會關閉,對方的內應肯定不止一人,這絕對不是朱全忠能夠辦到的。所以能夠做到這些的就只有楊行密一人了。
想起楊行密他臉色更加慘白,回想起這段時間楊行密又是派人給他送禮物,又是下令讓他準備出兵攻打宿州響應楊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