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3/4 頁)
得自大起來。
畢竟如今的吳國對付的都是南方的小勢力,而真正的大敵卻尚未觸及。
等到將來和梁國、晉國等強大勢力交戰起來,自然就沒有現在這麼輕鬆了。
他停下心中的感慨,向眾人接著道:“湖南、福建已經平定,而虔州盧光稠又恰好在此時病逝。孤準備拒絕承認盧延昌對虔州的繼承,並且派兵護送孤所任命的新刺史前去上任,諸位以為如何?”
陳彥謙皺了皺眉,輕聲道:“大王,當初盧光稠請降之時,曾經提出虔州刺史之位將會由盧家的人繼承,您那時也同意了,如今貿然反悔,只怕傳出去有些不好聽吧?”
楊渥不以為意的道:“諸位難道不知,那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至於名聲,相比於迅速奪取虔州,孤的名聲又算得了什麼呢?”
“更何況,當初孤是同意過讓盧家的人來繼承虔州刺史之位,但那不過是口頭上的協定而已,那盧光稠甚至都沒有來金陵覲見過,孤的承諾又為何一定要遵守?”
他其實已經算是很注重自己的名聲了,這也是從他父親楊行密那裡學到的。
楊行密作為能在亂世中開創淮南基業,並且能讓那麼多能臣猛將心甘情願的為他效力,怎麼可能完全是靠寬厚二字就做到的?在暗地裡他自然也使用了不少手段。
不過楊行密雖然使用手段,但他在世人心中的名聲卻一向很好,這就是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注意維護自己的名聲的緣故。
而楊渥同樣如此,在使用手段的同時又不忘維護自己的名聲。
不過該使用手段時,他自然也不會吝嗇自己的名聲。
嚴可求道:“大王寧願損及名聲,也要以大局為重,臣深感敬佩。不過以臣之見,大王倒是不必心急。”
“哦,嚴卿可是有什麼見解?”楊渥笑問道。
“大王還記得那個黎求嗎?就是那個虔州的牙軍指揮使,曾經暗中與大王的使者溝通,希望大王能助他奪取虔州的那人?”
“黎求?孤當然記得!怎麼?嚴卿的意思是等此人發動兵變之後再對虔州下手?”楊渥疑惑道。
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
楊渥一開始的打算同樣是等待黎求發動兵變之後再出兵虔州,那樣一來,吳軍出兵就可以打著平定叛亂的名號,不必出師無名。
但那黎求也不是傻子,若是吳國不事先答應黎求的要求,允諾他兵變成功之後讓他做虔州刺史,只怕黎求也不會貿然兵變。
畢竟黎求如今再怎麼說也是虔州的牙兵指揮使,位高權重,若是安心做他的指揮使,將來至少富貴能有保證。
但若是他貿然發動兵變,卻又被吳國扣上叛亂的罪名加以討伐,那他就要被抄家滅族了。
當初出使使者虔州的使者將黎求的要求帶回金陵後,楊渥也曾打算糊弄他一下,口頭上同意其在事後擔任刺史;然而沒想到這個黎求卻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非要楊渥給他書面上的令旨才行。
楊渥身為吳國之主,哪裡願意受黎求這麼個小小的指揮使的威脅,所以事情最後就不了了之了,如今楊渥等人也不能肯定此人是不是會發動兵變。
不過這次馬殷的納土歸降,卻是讓楊渥的氣勢更加充足起來。
當初之所以想使些手段,讓黎求對盧家人下手,然後吳軍來個漁翁得利,主要是考慮到盧光稠在虔州經營多年,深得當地民心,若是貿然發兵進攻,只怕會遇到不少困難。
若是能借用黎求的手將盧家幹掉,然後吳軍打著平亂的名義出兵,自然就能輕易獲得當地百姓的認可。
不過如今既然一舉解決了馬殷,南方剩下的勢力都不足為道。
沒有了馬殷的牽制,區區一個虔州自然沒有被楊渥放在眼裡,所以他現在的打算就是放棄那些小手段,直接拒不承認盧延昌的繼承權,然後發兵將虔州攻佔。
至於因此損失的一點名聲,相比於奪取虔州而已,就不怎麼重要了。
嚴可求道:“大王,其實並不需要這麼麻煩,臣有一策,可以讓那黎求不得不發動兵變,以求自保。到時候大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進攻虔州了!”
楊渥聽了頓時來了興趣:“不知嚴卿有何妙計,可以使得黎求發動兵變?”
“很簡單,盧光稠既然已經死了,大王不妨派個使者前去安撫一番,順便任命那盧延昌為虔州指揮使。不過與此同時,大王可以暗中使點手段,挑撥他與黎求之間的關係。”
“那盧延昌本來就才能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