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1/4 頁)
其他眾文武一同請命進諫,勸說楊渥開國。
然而楊渥再一次拒絕了眾人的提議,只說自己民望不夠,恐難以服眾,對於眾文武的勸進始終不為所動。
高勖等人見難以說服楊渥,只能暫時告退。
這次勸進雖然再一次以失敗告終,不過楊渥的想法眾人卻已經明白了,大家知道他是想要在三請之後才會同意。
所以在半個多月之後,高勖等三人奉玉冊、寶綬等禮器再次帶領眾人到吳王府勸進。
不僅是留在廣陵的文武官員都到齊了,各地刺史將軍們同樣有不少親自趕赴廣陵來進諫的;各地百姓更是在官府的領頭下上萬民書,請求楊渥建國稱制。
這一次,在眾人的勸說之下,楊渥終於同意了眾人的請求,並且定於天佑五年正月初一正式舉行即位盛典。
雖然楊渥同意了立國之事,但是立國稱王可不是一件小事,即便是楊渥想要簡單的辦了這件事,淮南的眾多文武也不會答應。
楊渥自己同樣認為這件事不能就這麼草草了之,他雖然不是鋪張浪費之人,也比不了楊行密的勤儉節約,但在這種重大典儀上卻是不會吝嗇的。
所以楊渥直接將這件事交給了高勖和殷文圭二人負責操辦。
既然是立國,那麼就要正兒八經的組建起一套相應的典制才行。
首先一點便是確立國號的問題。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名”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即便是普通百姓家裡,給孩子取名字都是一件非常鄭重的事情,其中包含著各種講究;而給一國取國號就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不得有任何草率。
取國號可不是由著楊渥本人腦袋一拍就能決定的事情,而是關係到將來所立之國正不正的問題,若是楊渥由著自己的性子隨便整一個國號,那不止會遭到淮南眾人的極力反對,傳出去的話更是會被人恥笑的。
要取國號,首先一點便是國號的來源。
國號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便是從起家之地得名。
無論是周朝以前由後人追記的國號,還是之後由開創者定的國號,都存在這種情況。
如夏啟建國,以夏為國號。周姬發滅商建國,以周為國號。秦的祖先為嬴姓,因養馬有功被周封於秦地,遂以秦為國號;後升為諸侯,仍以秦為國號;秦王嬴政滅六國稱始皇帝,繼續沿用秦為國號。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前曾為宋州節度使,因該地原屬古宋國,便以宋為國號。
除了以起源地得名外,第二種便是從封爵來。
比如漢朝因為劉邦為漢王,曹丕建立的魏來源於曹操魏王的封號,晉朝來自於晉王封號,此外還有隋朝、唐朝,如今的後梁等都是這種情況。
以上這兩種屬於得國號最多的情況,也是最受到認可的正統取名方式。
除了這兩種外,還有其他一些取名方式,比如以建國者的姓為國號的,如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家,南朝陳霸先建立的的陳就是這種方式。
在後世大一統的正統王朝中沒有一個以這種方式取國號的。
再比如按照讖語來取名,這種主要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國或者像後世的元、清這種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自然不算正統取名之法。
此外還有一些尊崇前朝的取名方式,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以前的強大朝代中認個祖宗。
比如後唐李存勖、南唐李就自認繼承了大唐正統,由此定國號,還有劉知遠、劉隱等因為姓劉,所以以漢為國名,再加上眾多以“周”為號的朝代等,都是這種取名方式。
最後一點,取國名一般都是用一個字為號,兩個字的國號一般都是蠻夷小國所用,絕非正統國號,所以像什麼“中華”之類的,若是楊渥敢用來作國號,絕對會引來一片罵聲和嘲笑。
總的來說,要取國號就要按照這個時代的人的思維來,可不能由著楊渥自己的想法隨便來。
所以除非楊渥想與手下人對著幹,或者他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只想著當個割據一方的草頭王,否則他就只能規規矩矩的按照這個時代的取國號方式來。
這樣一來,將來的國號中最符合這個時代取名方式的也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吳”。
取名為吳也是一種無奈的辦法,至少楊渥本人是不怎麼滿意的。
吳這個國號總是給人一種割據地方的小國的感覺。
歷史上春秋時期的吳國雖然稱霸一時,乃是南方的一個大國,不過最終卻是被越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