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3/4 頁)
若非如此,即便他是徐氏的兄長,即便徐氏剛剛生下了一個王子,楊渥也不可能將他提拔為戶部侍郎。
“徐氏?嘿,且看著吧!”楊渥不以為意,返回書房繼續看文書去。
不久,楊渥下令以前榜眼、徐溫養子徐知誥為新任蘇州市舶司提舉,以接替徐善之位。
時光荏苒,秋去春來,轉眼半年多時間過去,如今已經是武義六年(913年)初。
正月十二,北方梁國,朱友親自前往太廟祭祀;二十三日,朱友祭天,並且下令大赦天下,改元鳳歷。
經過這大半年的統治,洛陽城中的局勢大致上平穩下來,雖然朝中大臣依舊不怎麼依附,但各地叛亂的局面已經得到了遏制。
南方蔡州之亂,吳軍趁機出兵攻梁,梁軍雖然受到小挫,但最終擊退吳軍,並一舉奪回之前就不服梁國朝廷的蔡州,使梁國威勢有所恢復。
而在另一條戰線上,李存勖親自領兵救援河中的冀王朱友謙,並且大敗梁軍。
不過樑軍畢竟勢大,最終朱友謙難以堅持,在晉軍的掩護下退出河中。
此外,朱友又動用各種手段打擊地方上那些不服他的勢力,並且安插自己人;比如之前的徐州節度使就因為與吳軍交戰時“作戰不力”而被免職,換上了朱友的親信王殷。
王殷此人原名蔣殷,早年喪父,隨母親至河中節度使王重盈家,王重盈見他可憐,便將其收為義子,並且改名為王殷。
而王重盈的弟弟王重榮當年對朱溫有大恩,他在崛起之後,為了報恩而將王殷提拔為宣徽院副使。
在此之後,王殷又在朱溫篡位稱帝的過程中立下大功,最終被提拔為宣徽使。
這一次朱友登位後,王殷更是因為與朱友交好而被授予徐州節度使一職務。
成功穩定了朝中大局,又在地方上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後,朱友漸漸志得意滿,開始行事恣意起來。
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
東都開封城中,接替了博王朱友文的新任東都留守朱友貞正在面臨著人生的一大抉擇。
朱友殺父上位,眾人固然明白其中的內幕,但一來朱友在事後以各種辦法補救,又將朱溫之死的罪責推脫到朱友文身上,所以在法理上勉強站穩了。
朝中大臣們再怎麼反對,但他們也不敢率先出頭,生怕被朱友來個槍打出頭鳥。
至於地方上的一些野心之輩發動的各種動亂,雖然讓朱友頭痛,但畢竟不能動搖梁國根基。
所以這大半年下來,朱友倒也勉強穩住了局勢,能夠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
當然,梁國局勢沒有進一步動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卻是受到外部壓力的影響。
那些手握大權的重將和地方節度使們,與梁國已經繫結在一起,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若是他們輕舉妄動,反而可能使梁國陷入內亂之中,到時候晉國、吳國等勢力趁虛而入,梁國大勢去矣,這對他們那些手握大權人們可沒有好處。
反正不管是朱友上位,還是換了其他人上位,都不可能動搖他們的利益,更不可能給他們更多的好處,自然樂得作壁上觀。
不過朱友文卻不同,他若是能擊敗朱友,相信整個梁國上下的人都會支援他坐上皇帝寶座。
但如今的局勢,朱友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君臣名份已經定下,而且還基本上穩定了國內的局勢,他們要想造反的話必然會冒著極大的風險。
“殿下可是在猶豫我方的力量不足?”此時,站在朱友貞面前的一箇中年男子沉聲問道。
此人趙巖,乃是朱溫的女婿,朱友貞的姐夫,原本是受朱友之命前來東都給朱友貞傳旨的,不想此人卻趁機與朱友貞勾結,想要勸其發動兵變。
“不錯,本王如今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有東都留守的身份在,想必老三也不敢將本王怎麼樣。但若是起兵的話……”朱友貞頷首,皺眉問道:“除了你的人外,到底還有多少人能夠聽用?”
兵力不足,這就是朱友貞想要造反的最大困難。
朱友又不是傻子,這半年多時間想盡辦法,對洛陽城中的守軍基本上已經掌控了,再加上皇宮裡面的控鶴軍更是在其心腹馮延諤的統領下,防備森嚴,想要造反成功,沒有足夠兵力支援是不可能的。
但要出動大量軍隊的話,東都開封這邊的軍隊顯然不能動用,否則必然會引起朱友的警覺;唯一的辦法就是動用洛陽城中的軍隊。
不過洛陽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