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第2/4 頁)
,若是離開了徐州,到時候陛下根本不用動用大軍,只需派一個小吏,手裡提著一根繩子就能輕易將節帥拿下。”
“你說得對,朝廷已經不足為信,本帥的出路只有投降吳國這一條路!”王殷當即做出決定。
“蔣權,你立即去將那楊三請來,就說本帥已經決定棄暗投明,向吳王效力。記住要客氣一點,別讓人家心中有什麼不痛快。”王殷囑咐道。
“是,小侄這就去。”蔣權連忙答應。
那楊三便是吳國派來的密使,這些天都是蔣權在暗中牽線搭橋,如今自然也要讓他去聯絡。
過了不久,楊三到來,兩人開始商議投降事宜。
不過到了此時,主動權已經落入了吳國手中,王殷並沒有多少選擇權;但此時的楊三卻沒有之前的那般咄咄逼人,反而在商議條件時主動做出了一些讓步,比如將來安置王殷的地方從之前的偏遠之地,改為了兩浙的某個州等。
很快,雙方達成最終協議,王殷正式決定投降吳國,並且公開對外宣佈。
一時間,梁國朝野震動,這是繼去年冀王朱友謙投靠晉國以來的第二個投靠外國勢力的例子;去年的朱友謙之亂,到現在都沒有徹底平息下去,不知道這一次的徐州能不能儘快平息。
十月底,朱友貞下令以牛存節為徐州招討使,以劉為招討副使,統兵七萬討伐徐州;感化節度使王瓚,也就是王重盈的親子,為了防止自己遭到牽連,公開站出來,將王殷趕出王氏,並且要求恢復其原名蔣殷。
與此同時,吳國這邊也立即做出反應。
按照原本就定下的計劃,吳國以大將周本為徐州應援使,以王綰為應援副使,統兵三萬五千前往救援徐州。
不過這還只是先頭部隊,楊渥在得到蔣殷的降表後,立即做出反應,與上次征討江陵一樣,留長子楊炅和海陵王楊隆演監國,率領兩萬禁軍,三千羽林軍,以及三千騎兵於十一月初五離開金陵,沿水路北進徐州。
此外,在壽州的李簡也得到命令,率領一萬三千兵力東進宿州,威脅梁國中原的宋州等地。
這樣一來,吳國方面動用的總兵力就多達七萬四千人,若是再加上蔣殷的徐州降軍,兵力將會更多。
一時間南北局勢再度大變,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吳軍這麼快就做出反應的訊息傳到開封后,立即引起了比之前蔣殷宣佈投降吳國時更大的震動,尤其是聽聞楊渥再次領兵親征之後,不少人都對這次徐州之戰深感悲觀。
甚至有一些官員還在上書朱友貞,提出吳軍兵多將廣,軍勢強大,又兼楊渥善於用兵,光靠牛存節和劉二人只怕難以敵過楊渥,更別談收復徐州。
所以這些人建議調鄴王楊師厚南下擔任主帥,同時還能增加梁軍的兵力,增加勝利的籌碼。
這個建議很快就引起了朱友貞的高度重視,畢竟相比於楊渥這位名震天下的統帥,梁軍之中也就楊師厚才能讓人感到放心,其他人領兵的話,別說收復徐州,連帶去的大軍能否保證安然無恙帶回來都難說。
“吳王楊渥再次親自領兵,這對我軍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對於用鄴王來代替牛存節將軍的提議,諸位覺得如何?”崇政殿內,朱友貞憂心忡忡的問道。
就他本人來說,對於牛存節領兵與楊渥對抗,他的確是有些不放心。
牛存節這人在梁軍之中算是非常低調的一個將領,而且他對朱友貞極為忠誠,領兵能力同樣很強,當初潞州之戰後,晉軍趁機南下進攻澤州等地,就是牛牛存節臨機應變,採取果斷措施,這才擋住了晉軍的進攻。
這之後牛存節又多次領兵四處征討,取得了多次勝利。
不過若說領兵能力的話,此人顯然是比不上楊師厚的,最多也就與寇彥卿相當而已。
再加上這一次梁軍總兵力還只有七萬人,不僅少於吳軍,而且他們還必須主動進攻,這難度比上次的江陵之戰都要大得多。
上次江陵之戰寇彥卿有那麼多優勢都不是楊渥的對手,這一次牛存節只怕也難以打得過楊渥。
朱友貞對牛存節不放心,不過若是換上楊師厚的話,他心中同樣有些難以決定。
一來臨陣換將這原本就是用兵大忌,不僅會影響到大軍計程車氣,同時也會得罪了牛存節,讓其心懷不滿。
二來別看朱友貞現在對楊師厚畢恭畢敬,一些重要的事情都要先請示楊師厚然後再作出決定,但要說朱友貞心中沒有疙瘩,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魏博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