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第1/4 頁)
的確,事實上晉軍根本不需要將太多人渡河,只要將一萬左右的騎兵渡河過來,就能對周本率領的吳軍起到重大威脅了。
要知道若是運用得好,一萬騎兵別說是對付周本的四萬步軍,便是擊敗黃河沿線的近二十萬吳軍都並非不可能。
畢竟這樣的經典戰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而李存勖恰恰又是運用騎兵的能手,誰都不能不提防一二。
所以楊渥當即站起來問道:“李老將軍的意思是,我軍必須立即出發,支援周將軍嗎?”
“不錯,末將認為必須立即率領大軍出發,至於後續軍隊,可以命他們隨後趕來支援。”
楊渥在營帳內負著雙手來回踱步,閉目沉思。
其他將領則紛紛閉口不言,等待楊渥做出最後決定。
對楊渥來說,若是現在立即出兵的話,能出動的軍隊應該也有四五萬人,這相對晉軍來說也是個極大兵力優勢;不過若是等待一兩天的話,卻能將吳軍的兵力優勢發揮到極致。
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
不得不說,楊渥被這番變故打了個措手不及,但還不等他問明詳細,朱虔佑就派人來道,中軍遭遇敵軍。
幸運的是,楊渥之前已經下達了提高警惕,轉為防守陣型的命令,所以面對敵軍的來襲,中軍各部僅僅有些許騷動,隨即便在軍官們的呵斥下迅速平息下去。
來襲的敵軍僅僅只有百餘騎兵,顯然是作為前鋒來的。
他們衝到吳軍陣前後,本來打算發起突襲,但見吳軍已經有了準備,便在遠處停了下來。
過了片刻後,十幾個騎兵彎弓搭箭向吳軍發起進攻。
很顯然,這是敵軍的試探,若是吳軍出現慌亂,那麼其他敵軍也會一擁而上;反過來,若是吳軍表現沉穩,那麼敵軍最多也就損失十多個人。
面對這樣的試探,吳軍一方自然不客氣。
一般來說騎兵用的弓箭射程都比不過步軍的弓弩,即便藉著馬的速度,他們也要衝入吳軍弓弩射程之內才能對吳軍造成殺傷。
結果,當他們衝過來時,隨著一聲令下,吳軍陣中一陣箭雨射出來,十多個騎兵直接倒下大半,剩下的也都慌不擇路的調轉馬頭準備逃跑。
然而進來容易出去難,最終他們還是沒能逃出去。
當中軍的將士輕易擊退了敵軍前鋒的試探後,楊渥這邊也從信使那裡瞭解清楚了後軍遭遇的變故。
原來正當李德誠下令加快行軍速度時,與中軍靠攏時,上千敵軍騎兵突然從一旁的山坡後面殺了出來,勢不可擋的衝入毫無防備的吳軍陣中。
李德成見了大驚失色,連忙下令收攏軍隊,準備應對騎兵衝鋒。
然而因為他不久之前剛剛下達過讓大軍加速行軍的命令,此刻突然更改命令,各部將士一時間反而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應對時機。
更可怕的是,後面的軍隊那時候還在執行之前那道命令,也就是加快行軍速度,他們根本不知道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而前方的軍隊卻正在拼命的收攏陣型,以擴大縱深,抵擋騎兵的衝擊。
結果,在敵軍騎兵的衝殺下,整個後軍都陷入混亂之中。
而就在這時候,又有大批敵軍步兵衝殺過來,那些敵軍各個兇悍異常,衝鋒起來勢不可擋,似乎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當一回事。
在這支後來衝殺出來的步軍的絞殺下,後軍徹底失去控制。
聽完整個過程後,楊渥反而冷靜下來。
此時的局勢毫無疑問已經危急到了極點,但他深知越是在此時就越不能慌亂,否則只會給敵軍可趁之機。
他沙啞著嗓音問道:“你可知道對後軍發起突襲的敵軍到底有多少兵力?他們具體是哪部敵軍可曾探明嗎?”
信使嚥了口唾沫,艱難答道:“敵軍兵力不算太多,應該不到萬人,李德誠將軍說,應該是當初楊師厚建立的銀槍效節軍。”
說到這,他急不可耐的道:“大王,後軍雖然亂了,但主力還在,還請大王急速發兵救援。”
“救援的事先不急,你說敵軍是銀槍效節軍的?”楊渥擺了擺手,沉聲問道。
“正是如此。”信使答道。
楊渥聽了心中微沉,銀槍效節軍這支軍隊作為曾經楊師厚的親軍,其忠誠度如何且不說,但其戰力卻是毫無疑問的。
畢竟後梁當初也是天下第一的大國,而其精銳將士都在楊師厚的麾下,之後楊師厚又從那些精兵裡面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