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第1/4 頁)
這時,郭崇韜也反應過來,道:“不錯,晉軍雖然攻佔了鄆州,但他們也僅僅如此而已。晉國的根本弱點就在於沒有水軍,只要我軍的水軍還在,就能隨時威脅到楊劉渡口,晉軍根本不敢全力南下,更不敢孤軍深入!”
聽了二人的分析,楊渥頓時笑了起來:“關鍵時候果然還是這些老將靠得住!”
周本的分析中其實也就最後一點最為關鍵,其他都不算重點。
晉軍兵力雖少,但只要運用得當,一樣可以取得大勝,所以兵力的多寡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憑藉。
但周本提到的晉軍不敢深入發起進攻,這一點卻是說到了關鍵。
只要楊劉渡口受到的威脅沒有徹底解除,晉軍就不敢全軍渡河南下,最多派出少量兵力發動進攻,將主力留在河北,用於保護楊劉渡口這個最重要的通道,這對吳國來說根本沒什麼威脅。
鄆州的失陷畢竟只是一個意外,其他地方只要做好準備,晉軍再想這麼快將其拿下卻不可能。
不僅如此,吳軍還能從容佈置,逐步發起反擊,一面設法以水軍將渡口封鎖,切斷鄆州與河北的聯絡,一面以主力大軍對鄆州發起反擊。
鄆州即便守軍再多,但沒有援軍的話,也遲早會失守。
楊渥看了看眾將,見之前那些面色驚慌的將領此時都已經鎮定下來,頓時對周本剛才的表現感到滿意。
正在這時,又有新的訊息傳來,這一次卻是打了敗仗的王傳丞寫的請罪奏摺,劉信寫的戰報,以及在鄆州的長劍都密探發來的一些訊息。
楊渥先將劉信發來的戰報和長劍都寫送來的訊息開啟檢視,看完之後再去看王傳丞的請罪奏摺,這下頓時火了:“這個王傳丞,到了此時還想推卸責任,謊報軍情嗎?”
原來,正在兗州的劉信發來的戰報中說,晉軍的兵力應該不多,不會超過萬人;而長劍都發來的訊息中則提到,晉軍的兵力只有五六千人左右。
然而,在王傳丞的請罪奏摺裡面,卻說晉軍兵力多達數萬人,趁著夜色發起進攻,吳軍猝不及防,這才被襲取城池。
雖說王傳丞才是鄆州一戰的直接當事人,但劉信和長劍都的密報中都提到晉軍的兵力不多,這很明顯王傳丞有謊報軍情以推卸責任的嫌疑。
心中雖然惱怒,但楊渥面上卻絲毫不顯,他放下戰報後,道:“戰報中說,晉軍用於偷襲的兵力並不多,不會超過萬人。”
他看了看眾將,接著道:“雖然更具體的情況還不清楚,但晉王已經主動發起挑戰,接下來咱們也要讓他們知道我軍不是好惹的,要讓他們有來無回,讓他們感到畏懼才行!”
“回去之後,諸位將軍立即行動起來,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各位都督還有嚴尚書,郭樞密都留下來,其他將軍先回去吧!”
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
接下來一段時間裡,不斷有新的情報傳來,這次晉軍突襲鄆州的行動始末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毫無疑問,這次的行動應該就是晉王和李嗣源兩人做的冒險嘗試;孤很是懷疑,這兩人只怕都沒有嚴格的計劃就採取行動,完全就是‘先打了再說’的想法。”
崇政殿內,放下剛剛得到的情報文書後,楊渥有些哭笑不得的對周本等人說道。
這已經是鄆州失陷後的第六天了,然而各方面的跡象都表明,晉軍的突襲行動似乎只有開始的計劃,卻沒有進一步的計劃,以至於這些天晉軍居然沒有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
不僅如此,河北傳來的訊息更是表明,晉王李存勖如今還在魏州,晉軍的主力同樣在魏州,而沒有趕往楊劉渡前線!
“早就聽說晉王用兵喜歡行險,如今看來果然不假。周將軍,若你是晉王,你會如何用兵?”楊渥問道。
“大王,若是讓臣來指揮晉軍的話,臣一定會在派兵偷襲鄆州之前就準備好後續兵力,一旦突襲成功,就趁勢渡河發起進攻,趕在我軍主力抵達前儘量奪取更多的地盤,以建立防禦縱深,保證楊劉渡口的安全。”周本答道。
“不錯,但晉軍卻沒有這麼做,甚至晉軍的主力都還在魏州,這豈不可笑?”
郭崇韜卻道:“大王,臣以為或許晉王本人也沒有料到突襲行動能夠取得成功;又或者他將主力留在魏州的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我軍,讓我軍誤以為他們沒有渡河的打算。”
“你這麼說也有道理。”楊渥點了點頭,道:“不過現在討論晉王的想法並沒有多少意義。鄆州既然已經丟了,那咱麼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