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1/4 頁)
一些,到時候與吳國開戰的底氣也會充足不少。
所以現在就擔憂吳國實力太強,這顯然有些好高騖遠了,還是先想方設法的將梁國滅亡再說。
想明白這個道理後,李存勖二人的心情好了許多,他畢竟是喝了不少酒,這時候酒意上來,也沒有與二人多說,便回去休息了。
(還有一章在十二點之後,大家可以明天早上再看)
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
晉國吞併燕國,這可是天下間的一件大事。
當初天下大,到唐末之時,各地藩鎮勢力基本上走向穩固,各自都有了相對穩定的地盤,而且在內部各項制度上也漸漸成型,許多勢力都開始了由家向國的轉變。
而盧龍節度使當初雄踞幽州,乃是天下間有數的強大勢力,雖然與晉、吳、梁這三個大國相比尚有一些差距,不過比起蜀國、岐國等確實絲毫不差,甚至還有稍強一點;若是與南方的那些小勢力相比,那就更是強大太多。
以前不管是被淮南消滅的錢、王審知、江西鍾家、馬殷,或者被朱溫消滅得王師範、趙匡凝等,都是一些三流的小勢力,在天下間的影響力相對有限。
但這一次燕國被晉國吞併,造成的影響就大了許多。
首先感受到壓力的,自然是晉國的老對手梁國。
徐州那邊的梁軍,在楊渥親自領兵抵達宿州後,兩軍便不斷進行征戰;一開始吳軍還大佔上風,不過後來等到梁軍援兵抵達後,吳軍的優勢便不那麼大了。
梁軍一方,牛存節、劉、謝彥章、賀瑰、王彥章等等,一系列將領,各個都是身經百戰,有名將之稱的將領,尤其是優秀的騎兵統領謝彥章率領騎兵來援,極大的提高了梁軍的作戰能力。
因此自從梁軍援兵抵達之後,吳軍便暫時停下了攻勢,兩軍轉而進入相持階段。
別看這個時候兩軍都沒有展開大戰,但目前兩軍之間的局勢之兇險,甚至比之前還要大;因為暫時的平靜背後,必然隱藏著更大的衝突。
現在兩軍相持,是因為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不過暫時來看,誰也不敢輕易退兵,否則就有可能被敵軍所趁。
而這種兩軍對峙的情形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一旦兩軍中的一方逮住機會,就有可能引發大戰,並且這場大戰就是決戰,決定整個戰爭的勝負。
當然,對於這種局勢,一些有識之士當然能看得清其中的兇險,但對於某些外行來說,這種相持不下的局勢就有些讓人著急了。
比如梁國皇帝朱友貞,現在就對徐州陷入僵持的局勢感到極為不滿。
崇政院中,朱友貞高坐於主位上,一旁趙巖、張漢傑、李振、敬翔等文武大臣肅然侍立,下方卻是一位身材高大,身穿鎧甲的黑臉武人,正在大聲彙報著前方的局勢。
“……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四十多天時間裡面,敵我兩軍凡大戰十五次,小戰無一日不戰,斬殺敵軍近萬,繳獲敵軍輜重糧草、兵器鎧甲等不計其數,但我軍自身傷亡亦較為慘重,自開戰至今,共折損將士凡六千七百餘人,大小將官凡兩百餘人……”
黑甲武將大聲的宣讀著從徐州前方帶來的戰表,而一旁的敬翔等人則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
原來梁軍南下之後,雖然扭轉了一些局勢,使得兩軍轉入相持階段,但隨著燕國覆滅的訊息傳來,朱友貞心中擔憂晉軍南下,為此整日憂勞。
所以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危機,他打算派人去催促牛存節迅速與吳軍決戰。
不過好在朱友貞雖然不知兵法,但敬翔、李振等人頭腦還是清醒的。
他們向朱友貞提議說,晉軍雖然攻滅了燕國,但要想南下進犯,那也必須休整較長時間才行;而且北方戰線如今有楊師厚親自鎮守,危險並不大。
反而是徐州那邊,雖然梁軍得到援軍後兵力眾多,實力較強,但吳軍一方的實力同樣很強大,再加上吳王楊渥善於用兵,所以梁軍其實並沒有佔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梁軍選擇暫時不應戰,先設法穩住局勢,等待戰機,這是最合適的選擇;若是朱友貞派人催促梁軍強行出戰的話,反而可能落入敵軍的圈套,最終導致戰敗。
敬翔還特意用當年長平之戰的例子來勸導朱友貞說,長平之戰趙軍與秦軍相持三年,雖然未能擊敗秦軍,但也保證了戰線的穩定;而等到趙王更換統帥,以趙括代替廉頗領兵後,強行出兵的趙軍很快就露出破綻,遭到秦軍的圍殲。
而李振則指出,去年吳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