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1/4 頁)
不過與楊劉南城不同的是,鄆州距離黃河還有段距離,而且中間還隔著濟水,外面又被劉信率領的三萬吳軍圍得水洩不通,所以鄆州對外的聯絡是真正被斷絕了的。
在大半年時間都沒有任何援軍的訊息的情況下,鄆州城守軍之所以能一直堅持到現在,可以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守將李嗣源的堅持。
歷史上的李嗣源雖然最後奪取了李存勖的皇位,不過真要說起來,他其實並沒有造反的打算,反而對李存勖較為忠心。
後來之所以造反,更多的是因為走投無路,不得不反。
在被吳軍圍困的大半年裡,李嗣源不斷激勵士卒,宣稱援軍即將到來,又採取各種辦法安撫軍心,這才能一直堅守到現在。
不過如今隨著晉軍大敗,楊渥也沒有耐心繼續圍困下去。
在休整三天後,他率領大軍直接趕赴鄆州,與劉信匯合,準備發起攻城大戰。
而當他剛剛過了平陰的時候,周本那裡便傳來好訊息,楊劉南城被攻破了。
之前周本設下伏兵,一舉大敗守軍,殲滅敵軍近六千人,可以說經過那一戰後守軍已經膽寒。
而隨著晉王大軍潰敗的訊息傳出,守軍的抵抗意志進一步下降,而吳軍一方則士氣高昂,周本在得到援軍之後,很快就發起攻城戰。
經過兩天時間的猛攻,吳軍終於一舉攻陷城池,斬殺守軍三千餘人,俘虜敵軍近萬人,同時還繳獲了大量的軍械輜重。
晉軍守將李周見大勢已去後,斷然拒絕了投降,率領身邊親信侍衛向吳軍發起決死反擊,最終戰死在城門口;其麾下部將除了少數人跟隨他一起戰死外,其他多數人都選擇了投降。
至此,楊劉南城這顆晉軍留在黃河南岸的釘子終於被吳軍拔出,而留在河面上的三道鐵索也被吳軍斬斷,黃河河道上對於吳軍來說再無阻隔。
十二月下旬,楊渥親領大軍抵達鄆州,與劉信匯合,準備展開攻城之戰
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
鄆州城外,吳軍大營內,一隊隊巡哨計程車卒伴隨著軍官低聲的號令,不時穿插而過,整個軍營氣氛森然。
中軍大營裡,此時燈火依舊通明,眾將正在商議軍情。
在得到周本已經成功攻佔楊劉南城後,劉信等將領一個個都摩拳擦掌,想要儘快攻破鄆州。
鄆州乃是州城,城池雖然不大,但很堅固;當初吳軍第一次攻破鄆州時,就費了很大力氣;如今面對守城的晉軍,如何以最小代價攻取城池就成了當前最重要的問題。
“末將覺得,守軍的兵力並不多,又經過近一年的圍困,如今士氣低迷,要攻破城池並不算難。不如直接四面圍攻,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此時開口的乃是李德誠。
或許是因為之前決戰中表現不佳的緣故,現在的李德誠反而很希望表現自己,所以每次發言都很積極主動。
而老將李簡則另有主意,他想了想道:“若是四面圍攻,雖遲早能破城,但敵軍若是負隅頑抗,免不了會給我軍帶來較大傷亡。”
“那依將軍之意,該如何攻城?”
“以老夫之見,莫不如多造一些蘇州炮,日夜轟擊;再將此次晉軍大敗的訊息傳到城中去,敵軍得知訊息後,定然士氣大挫。我軍再趁機攻城,定能輕易取勝。”
楊渥點了點頭,覺得李簡的建議很有道理。
他轉頭看向劉信,說道:“劉將軍領兵圍城經年,想來對李嗣源此人是最熟悉的,不知劉將軍對於攻城之策有何看法?”
劉信想了想,道:“末將以為,李簡將軍所言極是,攻城不如攻心。敵軍士氣原本就低落,若是再輔以攻心之法,定能收得奇效。不過末將另有一策,或許不必那麼麻煩。”
“哦,不知劉將軍有何良策?”楊渥頓時來了興趣。
這劉信乃是吳國的老將,與周本是同一時期的老資格,雖說性格有些跳,偶爾會犯一些低等級的錯誤,不過作為將領,他還是很優秀的,不然楊渥也不會將圍城的重任交給他,並且近一年時間都沒有換人。
“回稟大王,末將這一年來與李嗣源也經常交戰,末將發現此人的性格極為剛毅,若是得知晉王大軍已被我軍擊潰後,他定然不會繼續死守城池,而是會立即嘗試突圍。所以……”
劉信尚未說完,楊渥便反應過來,道:“所以,我軍不如設下埋伏,等待敵軍自己鑽進來,對嗎?”
“正是如此!不知大王以為此策可行否?”劉信沉聲道。